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后發病。其癥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接受川觀新聞記者采訪的多名神經內科專家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四川帕金森病患者數量也在變多,當前要提高公眾對帕金森病的識別能力。
現狀
帕金森病患者就診人群數量變多 “年輕”患者面孔在增加
“這幾年,來醫院就診的帕金森病患者確實變多了?!背啥即髮W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大內科主任兼神經內科主任趙洪鑒說,這跟四川老年人口基數變大,老齡化趨勢愈加突出等因素有關。
趙洪鑒和成都三六三醫院神經內科執行主任何佳還觀察到,來醫院看帕金森病的患者變年輕了。從業20多年的趙洪鑒發現,過去來找他看帕金森病的患者,多是65歲以上患者,近年逐漸出現50多歲的患者。而何佳在門診,也常碰到40歲到50歲的患者,其中她見過最年輕的患者,在28歲就已患帕金森病。多名神經內科專家也表示,帕金森病在60歲左右的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但也存在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
在何佳看來,帕金森病患者“年輕化”,跟近些年社會加強帕金森病健康宣教有關?!昂芏嗄昵?,部分帕金森患者可能直到走不動路才會到醫院看病,現在的患者稍微走路不靈活了,就會來醫院看。”
多名神經內科專家均表示,當前不能通過影像學診斷帕金森病,更多靠臨床醫生判斷,再靠輔助檢查進行排除診斷?!澳壳皼]有哪一項檢查做完后,就能馬上判斷患者有沒有帕金森病,只有當患者出現相關癥狀后,通過檢查排除其他疾病,才能診斷他有沒有患帕金森病?!焙渭颜f。
何佳和趙洪鑒都表示,目前帕金森病無法徹底治愈,主流治療方法仍是藥物和DBS(腦深部電刺激療法)手術治療。“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情況下,有患者會選擇DBS(腦深部電刺激療法)手術,即向腦內植入微細電極并連接神經刺激器,通過電刺激相關神經核團以改善患者運動障礙,相當于給大腦安‘起搏器’,有患者做手術后,身體顫抖會消失,但也不是每個患者動手術后有顯著效果?!壁w洪鑒表示,業內也在探索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但目前還處于臨床科研階段。
誤區
手抖臉抖不等于患有帕金森病 藥物服用時間和數量不能“隨心所欲”
何佳提醒,帕金森病有一個很重要的治療原則——“細水長流,不求全效”。但現實中,有些帕金森患者的復診、隨訪不規律,也存在患者自己調藥的情況。
何佳舉了兩個例子:“有的患者覺得一開始把藥物的量加到很大,就會恢復到和正常人一樣,但這是不可能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癥狀通過藥物能緩解70%到80%就可以了,吃藥要適量,要給后面長期的治療留下調整藥量的空間?!薄霸俦热纾t生叮囑患者一天吃三次,有的患者只吃兩次;醫生要患者在飯前一個小時或飯后一個半小時吃藥,很多病人吃完藥馬上吃飯,這樣藥效也不好。”
何佳表示,遵醫囑對帕金森病人來說非常重要?!芭两鹕∮盟幏桨福呛苤v究個體化、精準化的,醫生要根據患者癥狀慢慢調整。患者什么時候吃藥、每天吃幾次,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患者不要想當然去加一顆藥或減一顆藥?!?/p>
部分神經內科醫生表示,目前人們對于帕金森病的認知有待提高。趙洪鑒和何佳發現有不少患者認為手抖、臉抖,就是患上帕金森病。“每10個因為身體部位‘抖’找我看病的人里,最多2到3個是真正的帕金森病患者?!?趙洪鑒舉例,部分患者嘴角抖、下頜抖,可能只是特發性震顫(備注:常見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或面肌痙攣。
建議
家屬需重視帕金森患者跌倒、吞咽、便秘、心理等問題
在常年治療帕金森患者過程中,趙洪鑒發現,部分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心理壓力過大,他建議社會層面還需繼續加大對帕金森病的宣傳。
一名帕金森病患者何李(化名)在50多歲時,出現走路遲緩、面部表情越來越不靈活的癥狀,還伴有焦慮、抑郁。趙洪鑒表示,像何李這樣的患者還有不少。
“這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漸進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的疾病,不是說今天能走路,明天就不能走路了。一般帕金森病患者前5年情況都還可以,患病5到10年內病情才開始加重?!痹谮w洪鑒看來,如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天天思考10年后該怎么辦,只會徒增焦慮。“不管患者想不想,病情加重都會發生的,只有過好當下,謹遵醫囑。”
部分神經內科醫生建議,家屬照料帕金森病患者時,尤其要重視患者跌倒、便秘等問題。“對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要防止患者跌倒,家里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無障礙設施,還有帕金森病患者有吞咽障礙的,給他們吃一些軟的食物,喝水也要慢慢喂?!壁w洪鑒表示。
何佳也建議,家屬要摸清患者發病規律、掌握按時吃藥的時間、叮囑患者規律服藥、觀察患者吃藥之后的反應,要關注患者運動和睡眠的情況,還要特別注意帕金森病患者可能患有的便秘、褥瘡問題?!耙嘟o帕金森病患者翻身拍背,重視對患者的情緒疏導 。”
科普多一點>>>
帕金森病的常見認識誤區
誤區之一:手抖就是帕金森?錯!
有些疾病不是帕金森病,但同樣有顫抖的表現,如:老年性震顫、帕金森綜合征(多由感染、藥物、中毒、外傷、腦血管病等引起)等,這些疾病在治療上與帕金森病的差別較大。因此,出現顫抖癥狀后應及時就醫,由神經內科醫生進行診斷鑒別。
誤區之二:保健品能根治帕金森???錯!
帕金森病并不能根治,偏信保健品會延誤治療。中藥也只是可以輔助治療帕金森病。
誤區之三:帕金森病=老年癡呆?錯!
老年癡呆的主要癥狀是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帕金森病患者的智力和記憶力早期都是正常的,主要癥狀是肢體僵硬、手抖、運動遲緩等。
誤區之四:得了帕金森病會縮短壽命?錯!
帕金森病本身不會縮短人的壽命。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生命的元兇多是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長期臥床導致的各種并發癥,如:感染、壓瘡等。
誤區之五:吃藥比手術管用?錯!
不少患者懼怕手術治療帕金森病,因而可能錯過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帕金森病遵醫囑積極治療,會取得不錯的療效。
(科普多一點由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