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4月9日晚,媒體所發布的“樓頂‘巨型魚缸’已連夜拆除!投訴人卻被打骨折?”的報道,上海虹口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情況通報。通報稱,在被投訴人自行拆除魚池過程中,投訴人與被投訴人發生肢體沖突,目前屬地警方已接報受理,正在進一步處理中。街道已派人連夜上門探視慰問傷者。(據4月10日光明網)
上海虹口官博通報截圖
這件事的起源,是上海虹口區久業家苑14號的居民徐先生向媒體反映,小區一業主在樓頂放了一個長2.5米,寬1.4米,深70厘米的巨型魚缸,恐怕會影響大樓的安全。從報道畫面上看,樓頂四周無遮攔隔斷,應該屬于公共空間,放這么大一個魚缸,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不言而喻,相關部門當然應該介入管理,制止糾正這一行為。但是,這么一個明顯不合規矩,妨害公共安全,破壞鄰里關系的魚缸,拆除起來卻是一波三折。
據徐先生反映,他找當事人溝通,不被理睬,還讓徐先生自己去買保險;他向涼城路街道城管中隊反映問題,得到的回復卻是:魚池不是用磚塊砌起來的不算構筑物,無法執法,只能勸當事人“自行拆除”。
該小區樓頂上的巨型魚缸 (來源:相關新聞報道截圖)
據估算,這個魚缸裝滿水的話重量可能達到2.45噸,樓頂能長期承受這樣的重量嗎?違規搭建堆放導致房屋損害,人員傷亡,這樣深刻的教訓難道還少嗎?
報道發布后引發社會關注,虹口區委、區政府立即組織專班去現場解決問題,認定涼城新村街道相關工作人員對此事的回應不恰當、處置不堅決,沒有把人民群眾的安危放在首位,并表示,4月9日上午魚池就已拆除,但是沒想到,又傳出了舉報人被打的消息。這一次通報依然很快,但是快到有些“模糊”,對于相關事件描述為“發生肢體沖突”,到底沖突到什么份上,有沒有造成骨折之類的人身傷害,都沒說清楚,讓人看了之后更加迷惑了。
上海虹口官博此前對于“巨型魚缸”事件的通報
借由輿論的力量,危險的巨型魚缸終于被拆除,算是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但如果舉報者真的被打到骨折,那也不是可以一筆帶過的小事。保護舉報者就是守護公平正義。如果說,有人為了整棟樓居民的公共利益挺身而出,卻讓自己蒙受傷害和損失,以后誰還敢仗義執言呢?實名舉報的意義是維護社會公正,弘揚社會正氣。如果舉報者真的被暴力傷害,那么傷害他的人就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件事的推進過程中,被舉報者的態度一直都很囂張、霸道,明明是自己的行為給鄰居帶來了風險,卻始終我行我素、推諉扯皮,如果舉報人真的因此被打,是否因為此前執法部門態度不明確,助長了魚缸主人“自認為有理”“有人撐腰”的心態,所以根本沒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反而對舉報者懷恨在心?
此外,這件事也反映出部分基層組織對于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乏力,也因此引發眾多網友共鳴。巨型魚缸不是一下子能搭起來的,小區物業、社區為何沒有察覺和勸阻的動作,是疏忽失責還是睜只眼閉只眼?類似的不是固定結構,不是磚砌的違規搭建,還有沒有?是否都以“無執法依據”為由繼續存在?社區里的違法違規行為,往往比較微小,又很復雜,管理起來確實有難度,相關部門和人員因此不愿管,最終積小禍成大患,最終侵蝕的是每個普通人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所以對于關乎老百姓過日子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絕不能敷衍塞責,等閑視之。
“巨型魚缸”拆除了,很多問題卻依然存在,“骨折”事件的真相如何,處理結果如何,舉報人所述的,當事人還存在破墻開門、搭建陽光房等違規行為,是否屬實,如何整改?基層服務意識缺失等問題,如何糾正?期待后續通報能把話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