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麗水,90后姑娘小西辭去朝九晚五的電商工作,挑戰擺攤賣鹵味。
打工的時候月薪4000-5000元,現在每天營業額就有兩三千,最高月入近9萬。
小西表示不想安于現狀,現在雖然一天工作超12小時,最苦惱的就是拔鴨毛,但是累并快樂著。
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擺攤。
有了年輕人的加入,地攤的種類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所售商品也越來越具有時尚感。
專家表示,這些年輕人選擇擺攤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以不同的視角去體驗社會。
另一方面,對于部分年輕人來說,擺攤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狀態”。
這種狀態就像是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期,經歷過之后,他們可能會選擇進一步創業或者通過就業進入職場,開始他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總的來說,不論是賣菜還是擺攤,將經歷轉化為經驗,并將其作為個人進步和提升的臺階,可能是擺攤這一行為最大的意義所在。
此前也見過類似的報道,某某女生擺攤賣手串月入5萬元,個別典型被當成創業之道,而且背后的各種辛酸苦辣只字不提,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就業和創業引導。
對此,很多網友也是人間清醒:
有網友表示,所謂的月入9萬實際上指的是營業額,并不是純收入,而且小本生意也存在淡旺季,春節期間的鹵味月入9萬很正常,但平時的生意真的很一般,只能說比打工的收入好一點而已,絕對談不上高收入,而且過程中的辛苦和付出也是無法回避。
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打工人已經很辛苦了,真的沒有必要忽悠他們,老老實實打工才是正道,擺攤從來都是無奈之選。甚至還有網友吐槽:
我是窮,不是傻!
客觀地說,對于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擺攤肯定不是首選,因為擺攤的收入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一方面有淡旺季,也會受到市口的影響,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賺錢;另外一方面,擺攤的背后要付出很多,不僅有時間和人力成本,還有對子女教育的缺失等。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真的不建議年輕人去擺攤創業,尤其是一些低門檻的創業項目,年輕人還是要謹慎選擇。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應該先就業,然后再瞅準時機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