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從去年9月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發展新質生產力”,再到本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系統闡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主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意味著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代表著產業體系的現代化程度更高,是構筑起新競爭優勢、贏得發展主動的關鍵。
做好創新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要增強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內生動力??萍紕撔率切沦|生產力形成的源頭,要重點解決創新鏈條中的斷鏈問題,優化配置科研單位的科技創新資源,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協同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全鏈條全方位提升。
要加速布局新質生產力賦能的千行百業。著力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方面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另一方面以重大前沿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壯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培育一批新產業集群。新技術的融入、迭代創新,將更深、更廣地促進各個垂直行業領域不斷形成新質生產力。
要打造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創新生態。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在創造出新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同時,積極推進管理、模式、業態、體制、文化等方面的創新,實現與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暢通與國內外創新合作的開放鏈,推進高水平、多領域的創新合作。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必須回答好的時代命題。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真抓實干、開拓奮進,不斷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更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