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發視頻稱,她租住在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一處自建房,退租時房東拿著燈一點一點檢查,最后列出的清單中,房子每月房租是1200元,但租客需要賠償一萬余元。她認為房東故意訛錢,最終經過協商她支付房東2000元賠償款。此事被網友命名為“提燈定損”,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房東是打算重新裝修房子,讓租客承擔這筆費用吧?”“不帶這么欺負人的,必須給個說法?!蹦壳埃數亟值擂k已發布情況通報,稱相關部門正在處置雙方糾紛,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上游新聞 《江西上饒“提燈定損”房東女兒被開除?當地街道辦:沒聽說》)
視頻截圖
據相關視頻顯示,該房東拿著探照燈對著墻壁、床、櫥柜、門框、板凳逐一檢查并貼上標記,看上去著實有點滑稽,雖說房東有權在租客退租時檢查房屋,但如此“提燈定損”的確是有點損,也就難怪讓人無法接受。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也在不斷發展壯大。而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各領域投訴占比中,租房住房超過金融理財、電商網購等,占據第一。其中退租時驗收房屋損耗程度,就是糾紛頻發的環節。
據央視網報道,有租戶因為工作原因想換租住房,房東卻以屋內床底有落灰為由從押金中扣了200元房屋損失費;還有租戶因為床板中間的釘子掉了,被房東索賠2100元維修床的費用。在互聯網上,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有過被坑經歷。種種奇葩要求,租戶雖然“很受傷”,但最終卻往往因為維權成本過高而選擇“吃啞巴虧”。
“提燈定損”之所以引發熱議,就因為它戳中了不少租房者的痛點,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現下房屋租賃市場定紛止爭缺乏有效權威的依據和手段。對此,當地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重視,從維護租賃雙方權益的角度出發,要有一個明確的公正的合理的解決方案,同時對各種謠言或不實信息也要及時回應,避免各種傳聞發酵。唯有直面問題,給各方一個合理交代,才能推動事情得以妥善解決,也為今后相似問題的處理提供借鑒。
值得一提的是,房東過分“吹毛求疵”的行為固然欠妥,網友共情租客可以理解,但也應在情與理的范疇下理智探討問題,避免造謠或網暴他人。
如今,租房是不少市民的選擇,而房子租得是否舒心,關系到每一位租客是否“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定損當然不能全憑房東“提燈”,建立規范的住房租賃市場,避免“燈下黑”,有關部門還要補齊短板,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房屋租賃市場制度,提升監管水平,切實維護住房市場的良好秩序。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充分保障各方權益,建立更加完善和規范的住房租賃市場,既能讓承租人住著舒心,也能讓出租人租著省心,對租賃雙方來說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