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召開經濟主題記者會,剛剛上任不滿一個月的證監會主席吳清首次露面,并就市場關心的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加強投資者保護、推動上市公司分紅、強化監管等問題一一作答。
證監會主席吳清。
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最重要任務
吳清認為,投資與融資是一體兩面的、不能分割的,這兩大功能相輔相成,沒有投資就沒有融資,沒有買方就沒有賣方,只有投融資平衡發展,資本市場也才能夠形成良性循環。
在公平交易、合理定價、充分競爭的條件下高效配置資源,促進高質量發展,這樣資本市場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市場參與各方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都有很多差異,監管者要特別關注公平問題,把公開公平公正作為最重要的原則。
“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證監會最重要的中心任務,這也是資本市場監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體現。”吳清說。
吳清指出,投資者是市場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場之基,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源頭活水。必須真誠善待投資者,更好服務投資者,從法律上、制度上、監管執法和司法上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特別是中長期資金參與市場。
同時,也必須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讓企業更好發揮主體作用,提升投資價值,證監會也將與行業主管部門,包括相關宏觀部門和股東單位、地方政府等方面協同發力,共同支持企業做優做強,營造更好環境。從根本上看,必須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夯實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基礎。
尊重規律和規則,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對此,吳清表示,影響資本市場運行的因素很多,機理也比較復雜,從監管者的角度來說,重視資本市場內生穩定機制的建設,提升市場韌性,是需要證監會深入研究和努力做好的一項工作,同時這是一項體系性的工作,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綜合施策,至少包括“一個基石”和“五個支柱”。
“一個基石”,就是高質量的上市公司。五個支柱”,第一個是更合理的資金結構,第二個是更完善的基礎制度,第三個是有效的市場調節機制,第四個是更優質的專業服務,第五個是更嚴格的監管執法。
吳清認為,市場運行有其自身規律,正常情況下不應干預。但是,一旦市場嚴重脫離基本面,出現非理性劇烈震蕩、流動性枯竭、市場恐慌、信心嚴重缺失等極端情形,該出手就果斷出手,糾正市場失靈。這方面,證監會已經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還將健全完善相關機制,堅決防范發生系統性風險。
關于下一步工作,吳清透露,證監會將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精神,牢牢把握強監管、防風險、促發展的主線,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尊重規律,尊重規則,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尊重規律,首先是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經濟規律,還要尊重創新規律;尊重規則,首先是尊重法律,尊重契約,還要尊重一些國際通行的技術規范。
重點突出強監管、嚴監管
對于監管工作,吳清指出,證監會的首要職責就是抓好全鏈條各環節的監管,與各方面一起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和一流的營商環境,促使上市公司進一步完善治理、信息透明,更加專注主業、優化資源配置,更加穩健經營,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吳清談道,下一步重點是突出“強”和“嚴”兩個字。從規模上看,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但還不夠強。前一段時間的市場波動再次暴露出一些深層次問題,值得深思。因此要強本強基。
“嚴”就是依法從嚴監管市場,依紀從嚴管理隊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實現監管全覆蓋,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證監會要認真對標對表,針對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等各領域、各主體、各環節,全面檢視并加快補齊監管存在的短板弱項。
從監管上說,主要包括做好入口的監管、出口的監管、持續的監管和責任的落實幾個方面。首先要嚴把入口。企業IPO上市絕不能以“圈錢”為目的,更不允許造假、欺詐上市。因此,審核注冊各個環節都要依法依規,嚴之又嚴,督促發行人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要全力把造假者擋在資本市場門外。
“目前證監會對在審企業進行現場檢查,交易所也進行現場督導,但是現場檢查和現場督導的覆蓋面還非常有限,下一步我們要成倍地大幅地提高覆蓋面,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堅持申報就要擔責,以此倒逼發行人進一步提高申報質量,也倒逼中介機構提高執業和服務水平,做到勤勉盡責。”吳清說。
第二是狠抓日常,加強上市后監管。目前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二是規范減持,對一些通過“技術性”離婚、融券賣出、轉融通等繞道違規減持的,要進一步堵塞制度漏洞。對于大股東、實控人等違規減持的,要依法嚴厲打擊。
吳清表示,證監會將瞪大眼睛,對問題機構、問題企業強化早期糾正,對各類風險及早處置,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對重點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要重點嚴打,特別是一些觸碰底線的,比如造假欺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都要嚴厲打擊。
此外,證監會還要推動上市公司分紅。當前A股上市公司中常年不分紅的公司也不少,分紅的穩定性、及時性、可預期性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對多年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證監會還將區分不同情況采取硬措施,包括限制控股股東減持、實施ST風險警示等等,此外證監會還將推動有條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紅,特別是鼓勵春節前分紅,讓大家歡歡喜喜過年。
第三是暢通出口。現在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證監會將付諸行動。一方面,設置更加嚴格的強制退市標準,做到應退盡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進一步拓寬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勵推動一些公司主動退市。強制和主動退市,下一步都要加大力度,有進有出。
第四是要壓實責任。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企業必須扛起第一責任、主體責任,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作為企業的“關鍵少數”必須挺在前面。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還有各類專業中介機構也都要各負其責,責無旁貸。
需要強調的是,在加強上市公司監管過程中,包括發行上市、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也要與時俱進,進一步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和特點,進行必要的調整完善,增強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讓真正有潛力的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成長壯大,不斷改善上市公司結構,從而讓投資者能夠更好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