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風去”的旅游經濟、打響“金蒜盤”的農業現代化,到活力迸發的經濟百強縣,再到融合了精致典雅和時尚潮流的特色小城……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近日于江西婺源舉辦的2023《“縣”在出發》年終特別節目上,全國30多位“一縣之長”化身“課代表”,講述了他們在各領域各顯其能、探索經濟發展的故事,描繪了一幅以縣域經濟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圖景。
縣域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基本單元、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近期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九項任務,多項都與縣域有關。第一大任務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這次在婺源,多位縣長在交談中強調了立足縣域優勢、培育現代化產業集群這一重要抓手。
怎么探索“立”與“破”,打造創新之源?“一縣之長”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小城故事多。對江西省德安縣來說,“創新”來自于“保持定力、守好家底”。
作為一個傳統工業縣,德安以紡織業為主導產業。
近年來,德安打破了傳統制造業利潤偏低、附加值不高的模式,在傳統產業“壓艙石”的基礎上,通過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引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不只夯實了主導產業基石,也走出了一條吸引要素聚集的產業集群之路。
德安紡織業發展了幾十年,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也沒有在熱門經濟突飛猛進的時候盲目走入新賽道,而是積極把優勢放大,讓創新成為有源之水。
例如,引入高端設備,提升企業的產能和良品率。其中一家企業今年1月引入了工業機器人,短短10個月后,就發展成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000萬元以上。
文化也可以“驅動”創新。對貴州省榕江縣來說,創新則意味著“平地而起”,挖掘沉睡的文化富礦。
從名不見經傳,到今年夏天因為一場“村味十足”的足球賽火出圈,榕江“先立后破”,打造了一個全民參與的鄉村文化IP。
火熱的現場氛圍、接地氣的辦賽風格、足球和非遺與美食相結合,造就了網友口中的“村超”,帶動當地旅游、餐飲、住宿的集群式發展,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9.86億元。
一個足球,“踢”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新路子。明年,榕江打算進一步挖掘“村超”的文旅價值和消費潛力,讓老百姓富起來;還將發起首屆“一帶一路”村超友誼賽,把足球踢向全世界。
“村超”故事的背后,是每一個老百姓的用心投入。球隊和賽事由村民自發組織、94歲的侗家老奶奶捐錢給球員買水喝、年紀最小的“攝影師”還沒上小學……“只有接地氣才更有生命力”。
榕江是全國最后一批脫貧縣,“無工不富”、農業沒有規模。
我在很多村調研的時候,經??吹酱┟褡宸椀男∨笥言谔咦闱?,聯想到榕江作為全國縣域足球典型縣,足球已有80多年歷史,就萌生了把足球和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想法。
榕江要講好文化的故事,老百姓就是這故事的講述者。
香甜可口的東港草莓、味美多汁的燈塔葡萄、寓意富貴吉祥的武平紫靈芝……縣長們的花樣“種草”,讓人領略了祖國大美鄉村的各色風味,更感受到農業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做好“三農”工作,下一步“新”在何處?
遼寧省東港市有“中國草莓第一縣”“中國貝都”的美譽,書寫著草莓、雜色蛤兩個“百億產值”的故事。與此同時,風電產業蓄勢待發,獨特海洋資源優勢給東港帶來了新機遇。
我們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與央企對接,目前與中交集團簽訂了總投資52億元的“海洋牧場”項目,打造國家級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區。
同時,發展海洋碳匯是增強碳實力的重要路徑,蛤蜊固碳降碳效果顯著。而我市有豐富的雜色蛤資源,有條件成為全國雙殼貝類碳匯交易中心。
從20年前的“林改第一縣”,到近年的新時代林改之路,福建省武平縣不只“敢為人先”,也善于“接力奮斗”,大力發揚林改首創經驗、發展林業經濟,并成為福建首個“中國天然氧吧”。
林改再出發,武平做了啥?
我們創新開展林業金融服務試點工作,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集申請、審貸、評估、擔保、登記、放貸于一體的林業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破解農民和企業貸款難、融資貴、手續繁等問題。
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提升林業金融區塊鏈,走好新時代林改之路。
“十里繁華皮草鎮,一川錦繡魚米鄉”。
作為“中國皮草之都”,遼寧省燈塔市已經形成了從養殖、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同時還坐擁“燈塔大米”“燈塔葡萄”兩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立足新起點,如何讓這座遼東名邑煥發新活力?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提速皮草市場轉型升級,加粗產業鏈條,擴大海外市場,提升品牌價值,加快建成全國知名輕工產業城。
同時深化大農業觀,壯大大米、葡萄、北蟲草、冰酒、葡萄酒等特色產業,數字化賦能三產融合,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勇于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產力,各縣當仁不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技術催生新業態、新模式,還提到了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各縣如何“先立后破”?
我們正在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的機遇期。
江西省航空業用不到10年時間實現了10倍增長,全省的航空企事業單位給分宜尋找產學研互助提供了便利。同時分宜地理位置優越,具有吸引通航企業的天然條件。
我們計劃明年打造一個通用機場,建成后將帶動新能源電池、智能物聯等上下游應用;并輻射周邊低空經濟產業,如無人機研發、航空旅游等,加快旅游開發,打破分宜“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握好區位優勢這把金鑰匙,小縣城也可以做大外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就“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
當前,我國縣域開放的區域間差距比較大,在許多中西部和內陸的縣城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并且近年來這些地區產業基礎更加堅實、交通設施逐漸完善,已具有發展外貿的巨大潛力。推進高水平開放,短板在縣域,潛力也在縣域。
以“嶺南陶瓷文化發源地”而聞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一直在積極探索外貿轉型升級,打造外貿經濟增長點,并在2018、2021年被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陶瓷名城,如何把握外貿新東風?
陶瓷是北流的傳統產業,然而我們缺的不是產能,是訂單。
下一步,我們想推動我們的產能跟浙江義烏的貿易功能對接起來,搭船出海,去往中亞、歐美,甚至南美市場。
玩具是北流的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們通過招引龍頭企業及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幫助企業解決招工和加貿業務保證金等問題,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加工貿易翻倍增長。
寶藏縣城,臥虎藏龍;縣域經濟,氣象萬千。
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再度表明,縣城不只是承載著鄉愁記憶的遙遠家鄉,更是緊跟時代腳步、有著無限可能的廣闊天地,縣域經濟正以突圍之勢彰顯出更多活力和能量。
各縣經濟的蓬勃發展,特色產業的勢能聚集,文化生態的接連破圈,都是最好的印證。正如勤勞的資溪人民所說,“好好做面包,一切都會有的?!薄翱h”在出發,我們將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