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張軒墨
隨著小米汽車發布時間逐步逼近,汽車圈的火藥味愈發濃烈起來。各大廠商雖然名義上對這個跨界造車的“不速之客”表現的毫不在意,但行動方面卻沒有怠慢。
就在近日,某汽車博主在一期視頻中談到小米SU7時說道,“總之一句話,科技大廠,生態造車,等SU7實車吧?!睂Υ?,極氪副總裁朱凌博士在社交平臺發文稱,現在汽車營銷越來越像保健品行業,各種新名詞頻出,我聽不懂什么叫“生態造車”。車終歸是車,談生態首先要談用車生態,造一款產品容易,但建立完整體系難……強如特斯拉也是成立十年后才推出model S,科技大廠如Apple、Amazon也沒法用「生態造車」。
盡管朱凌博士沒有直接帶小米汽車的話題標簽,但言語間的意思較為明顯,矛頭直指即將到來的小米汽車。除了朱凌博士發文外,極氪副總裁趙春林和極氪CMO朱海濤均選擇接下這個焦點問題,相繼聲援。
為什么小米汽車尚未發布,就受到了如此大的關注呢?究其根本,還是因為SU7的產品力足夠,讓極氪感受到了威脅。從已經曝光的產品設計層面來看,小米SU7的確有著不少亮點。比如酷似保時捷Taycan的外觀造型,吊打特斯拉Model 3和蔚來ET5的超大尺寸,小米自研澎湃OS生態系統,搭載自研智駕,最高800km的CLTC續航等等,一項項技術穩扎穩打,沿著成熟化方向不斷躍進。
回望2020年,雷軍借著小米10發布會公開喊出“造車口號”。彼時現場一片嘩然,各類社交平臺更是流言四起,紛紛吐槽小米喊號營銷、PPT造車。直到今年,一臺掛著小米尾標,并頻頻亮相在大眾視野的新車出現才讓大家意識到,雷軍要玩的“大招”真來了。
作為一家跟華為實力相對接近的企業,小米的車機以及智駕應該不弱,激光雷達的配備和超強的跨終端能力足以給各位米粉打上一針強心劑。
至于外界最關注的價格,雷軍近日發文就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網友問題作出回答,他坦白道”小米SU7整體還在試產爬坡階段,定價也尚未最終敲定。不過,小米SU7確實有點貴,體驗上一定會超大家預期?!?/p>
實話說,小米汽車想走到雷軍理想中的高度恐怕還是有所差距的。現如今的純電市場早已失去紅利期,大批的競爭者去爭奪存量客戶,“卷”價格、“卷”技術、“卷”口碑等等,每年都有玩家因經營不善而淘汰,同時也會有一部分新玩家帶著資金入局。
春去秋來,大浪淘沙,賣的最為火爆的仍然是我們熟知幾臺車型。在刀刀見紅的市場里,光靠喊口號、賣口碑肯定是行不通的,任何品牌教義都難被消費者認可,唯有性價比才是決勝的關鍵。據小米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智能汽車相關創新業務投入高達17億元,整體占比34%,基本符合雷軍的“百億造車計劃”進度。
目前看來,小米SU7這臺遲到的純電轎車能否追上行業主流水準,在上市前仍然是個未知數。希望小米汽車的到來可以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細分賽道的發展,真正做到百花齊放、良性競爭,而非拘泥于口水仗、輿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