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在省黃三角農高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實施的山東省耐鹽堿小麥品種篩選評價試驗田里,來自全國13家育種單位的30個冬小麥品種越冬后,爭相發出了新芽。
2月7日,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小麥研究中心的專家宿振起來到試驗田,察看由該研究中心培育的小麥新品系——農大761的長勢,他也成為春節過后第一個來察看育種單位種子長勢的“家長”。據省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利用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接下來相應品系的育種單位都會來到這里察看各自單位冬小麥品種的長勢。宿振起說:“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學院一樣,來看看他進修的怎么樣!”
從土壤情況到麥苗長勢,從除草施肥到下一步田間管理,宿振起向工作人員詢問著從2022年10月種子播種以來的具體情況。30個冬小麥品種的長勢,也成為對省黃三角農高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山東省耐鹽堿小麥品種篩選評價試驗田的一張張“考卷”。察看結束后,宿振起連連感嘆:“太羨慕了!有這樣一大片試驗田,有這樣配套的條件,可以在這里盡情對種子進行播種試驗,力爭刷新‘高產紀錄’!”
據介紹,此次山東省耐鹽堿小麥品種篩選評價,是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篩選耐鹽堿小麥品種,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不同小麥品種的耐鹽堿特性及豐產性。根據我省鹽堿地分布特點,分別在德州、濱州、濰坊、東營的中高度鹽堿地區選擇合適地點進行布局試驗,省黃三角農高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成為全省5家承試點之一,對中國農業大學小麥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等13家育種單位的30個冬小麥品種進行播種試驗。
去年8月,全國農技中心發布認定了第二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由省黃三角鹽堿地綜合利用服務中心建設的省黃三角農高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獲得批復,該基地也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以耐鹽堿作物展示評價為特色的基地,以后將陸續開展多種耐鹽堿作物新品種展示與評價。
(記者 張振 通訊員 張立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