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民航局20日消息,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規定,在事故之日起30天內,調查組織國須向國際民航組織和參與調查國發送調查初步報告,其內容通常為當前所獲取的事實信息,不包括事故原因分析及結論。目前《“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已完成,報告主要包括飛行經過、機組機務人員、適航維修、殘骸分布等事實信息。主要情況如下:
飛機于北京時間13:16從昆明長水機場21號跑道起飛,13:27上升至巡航高度8900米,14:17沿A599航路進入廣州管制區,14:20:55廣州區域管制雷達出現“偏離指令高度”告警,飛機脫離巡航高度,管制員隨即呼叫機組,但未收到任何回復。14:21:40雷達最后一次記錄的飛機信息為:標準氣壓高度3380米,地速1010千米/小時,航向117度。隨后,雷達信號消失。
事故現場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埌南鎮莫埌村附近一個東南至西北走向的山谷中。事故現場山林植被有過火痕跡?,F場發現水平安定面、垂直尾翼、方向舵、左右發動機、左右大翼、機身部件、起落架及駕駛艙內部件等主要殘骸。
經調查,當班飛行機組、客艙機組和維修放行人員資質符合要求;事故航空器適航證件有效,飛機最近一次A檢(31A)及最近1次C檢(3C)未超出維修方案規定的檢查時限,當天航前和短停放行無故障報告,無故障保留;機上無申報為危險品的貨物;此次飛行涉及的航路沿途導航和監視設施、設備未見異常,無危險天氣預報;在偏離巡航高度前,機組與空管部門的無線電通信和管制指揮未見異常,最后一次正常陸空通話的時間為14:16;機上兩部記錄器由于撞擊嚴重受損,數據修復及分析工作仍在進行中。
航空器事故調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航空器適航狀態、飛行員操作、駕駛艙資源管理、天氣環境以及空管指揮等多方面開展全面深入的調查,必要時還需大量實驗驗證工作。
盡管客觀上存在很多困難,我們將始終堅持“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盡快查明事故原因,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調查結論。一旦調查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將及時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