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我們行駛的地方不需要道路?!?/p>
美國著名科幻系列電影《回到未來》第二部中,和馬丁乘坐“德羅寧”時光汽車飛上天空來到未來世界時,布朗博士這樣說道。
如今,“飛行汽車”之夢正照進現實。
2月27日,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峰飛航空”)成功完成全球首條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中文簡稱“飛行汽車”,英文簡稱“eVTOL”)跨??绯强罩泻骄€(深圳-珠海)首飛。隨著技術不斷革新以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續推進,行業邁入規范化發展新階段,一個萬億產業帷幕徐徐展開。
首飛成功:乘“飛行汽車”深圳至珠海20分鐘
峰飛航空的此次首飛航程,完全模擬一家人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飛至珠海九洲港碼頭,跨越珠江入海海灣,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兩座核心城市,將單程2.5到3小時的地面車程縮短至20分鐘。
eVTOL無需傳統機場和跑道,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并在空中轉換成固定翼飛行模式實現高速巡航;純電動力、安全環保、安靜舒適,通過手機平臺一鍵預約即可乘坐,實現城市內和都市圈城際間點對點出行,規?;\營后成本可媲美地面專車服務。
飛行汽車的探索發展,不只在廣東。
2023年12月29日,全國首個獲得民航局適航審定受理批復的有人駕駛載人AE200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沃飛長空漢源綜合試飛驗證基地首次試飛成功。
現場試飛的飛行汽車,像一只靈巧的飛鳥。黑色的機身,機翼長14.5米;機高4.6米,機長9米,標準座艙可搭載1名駕駛員和4名乘客,最大航程為200公里至300公里。
截至2022年10月,全球eVTOL飛機研發企業約有300多家,包括初創公司、航空巨頭、出行公司和汽車公司等,國內目前有包括沃飛長空、小鵬等在內的8家企業在飛行汽車板塊獲得融資。
百年探索:進入“德羅寧”世界
汽車自1886年誕生以來,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出行方式,但隨著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等城市交通問題愈發凸顯,人們開始夢想走進那個擁有飛行汽車的“德羅寧”世界。
從設想、設計、研發、生產、試驗成功到初步應用,“飛行汽車”經歷了漫長的過程。1917年,美國航空先驅、著名飛機設計師格倫·寇蒂斯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飛行汽車”這種新型交通工具的原始雛形——一部三輪“飛行汽車”,雖然實現了一些短距離飛行式跳躍,但沒有飛上天空。
20世紀40年代,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亨利·福特提出了“飛行汽車遲早會出現”的科學預言。20世紀50年代以后,國際汽車等領域開始了現代“飛行汽車”的研究活動。
20世紀80年代中期,“飛行汽車”研制在美國獲得成功。一位名叫莫爾·泰勒的美國人將現代汽車與航空技術成功融合,生產出一種既能在地上跑,又能在空中飛行的“飛行汽車”,并獲得政府有關部門簽發的飛行許可證。然而,泰勒首創的“飛行汽車”裝有比車身寬5至6倍的平直固定翼,在公路上行駛或起降時,會影響正常交通秩序,最終沒有投入實際應用。
直至2009年3月,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首輛“飛行汽車”——“飛躍”在美國首次試飛成功。它可在15秒內從一輛有兩個座位的公路汽車變身為一架飛機,并配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子計算機自控系統以及衛星控制技術等高端科技裝備。
2015年2月,全球第一輛飛行折疊汽車問世——美國特拉弗吉亞公司又公布了一款名為“TerrafugiaTF-X”的概念飛車。該車采用插電式混合動力傳動系統,設有4個座位,可像普通汽車一樣駕駛,還可實現垂直起飛和著陸,飛行距離將超過800公里。但這款概念飛車的開發過程可能要持續8至12年。
2017年4月,斯洛伐克初創公司AeroMobil對外揭開其首款“飛行汽車”商用設計的神秘面紗,并發布了第一款商業飛行汽車。
2018年3月,荷蘭PAL-V公司推出了最終量產版“飛行汽車”,并將在2019年上市,售價約為60萬美元。該“飛行汽車”由碳纖維、鈦和鋁制成,重達680公斤,起飛時需要165米跑道。
八仙過海:世界各地“飛行汽車”各顯神通
美國測試電動空中出租車
當地時間2023年2月14日,美國航空服務公司Blade Air Mobility與下一代可持續Alia-250飛機開發商Beta Technologies合作進行了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機的首次試飛。
Blade的目標是在2025年推出eVTOL航班,這些全電動飛機將由其運營伙伴擁有并執飛,由Beta公司在多個地點提供充電基礎設施。
日本飛行汽車首次載人飛行成功
據《日本時報》報道,2023年2月17日,日本國土交通省批準“飛行汽車”首次載人戶外飛行。
在上升到離地面約30米的高度后,“飛行汽車”以每小時36公里的速度盤旋,飛行持續了大約3.5分鐘。這輛“飛行汽車”可搭載兩名乘客,試飛使用的是中國制造的基于無人機技術的雙座“飛行汽車”。
日本的目標是力爭讓“飛行汽車”在2025年大阪世博會上實現本國首次商業飛行。此外,日本政府將為“飛行汽車”開設新的飛行員駕照,以及修理“飛行汽車”的機械師執照。
澳大利亞Vertiia完成首飛
同樣在去年,澳大利亞綠色航空航天公司AMSL Aero宣布,其高效遠程eVTOL飛機Vertiia成功完成首次試飛。
該公司預計,在獲得認證后,將于2026年開始向航空醫療、貨運、緊急情況和區域空中交通部門的客戶交付產品,其將使偏遠地區更容易獲得醫療服務,為當地群眾帶去新的就醫模式。
中國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亮相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飛行汽車這一新賽道。
早在2012年,中國西安美聯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已率先研制出我國首架“MY-ABC”型飛行汽車。它采用固定翼設計,機翼可以折疊,允許乘坐兩人,發動機動力強勁,并可以在水面起降,是一款三棲飛行汽車。不過遺憾的是,它至今沒有商品化。
2024年1月10日,小鵬匯天官微發布消息稱,小鵬匯天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亮相202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 2024)。這是小鵬匯天一體式飛行汽車自去年10月發布以來,首次在國際舞臺上公開亮相。
除小鵬汽車外,吉利、廣汽等車企也都在開發飛行汽車,甚至已制定了量產時間表。
故事繼續:商業化落地是否可行?
摩根士丹利預測,至2050年,飛行汽車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9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2.1萬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車企在飛行汽車領域的探索早已不再停留于概念車的階段,除了首飛之外,更多已經獲得了管理部門的許可,并開始考慮商業化運營的可能性。
2024年2月2日,億航智能宣布旗下的無人駕駛航空器中國官方指導價為每套239萬元,該航空器已在去年12月獲頒標準適航證并完成首次商業飛行演示;更早之前,廣汽GOVE飛行汽車首飛成功。
從全球范圍來看,飛行汽車賽道更是高手如云。今年CES上,現代汽車空中出行子公司Supernal亮相了全新eVTOL客機;去年8月,馬斯克參投的Alef Aeronautics表示,公司收到2500份訂單,旗下Model A已獲FAA頒發的特殊適航認證,預計將于2025年在美國空中飛行。
從政策層面看,低空經濟利好政策接連落地:全國范圍內《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湖南、安徽、廣東、江西、上海、四川等地先后出臺政策,扶持以飛行汽車為代表的低空民用航空器產業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低空經濟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萬億至5萬億元。低空經濟作為新型交通產業,通過提升空間維度、解鎖空域資源,是智慧城市與智慧民航的有機融合點,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讓“飛行汽車飛起來”不難,但“能飛多遠”卻仍然是個問題。
在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張揚軍看來,飛行汽車要想實現快速發展,載荷航程智能駕駛和適航安全是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適應性的新能源動力技術,高安全、高可靠、全天候的智能駕駛平臺技術,以及安全高效、云網融合、路空一體的三維智慧交通技術是三大關鍵技術突破方向。
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繼地面傳統汽車、火車、空中飛機和海上艦船之后,“飛行汽車”將成為第五種大眾化交通工具,進入千家萬戶。
(參考資料:科技日報、中國證券報、經濟日報、四川日報、川觀新聞、證券時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民航報、廣州日報、沃飛長空、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等)
話題主持|記者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