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淀粉腸被曝用雞骨泥代替雞肉等亂象引發廣泛關注,一夜之間,這個曾經火遍全國的網紅小吃被列入了消費者的黑名單。不僅如此,從上游的淀粉腸生產廠家到下游攤主均受到不小的影響。記者走訪發現,原本一到晚上大人小孩排隊搶購的淀粉腸攤位,如今已是空空如也,甚至此前穩定出攤的小商販在周末兩天休息日都放棄了生意,有攤主一晚上收入為0元,也有攤主干脆棄攤不管。
一位淀粉腸的經銷商對記者表示,受網上報道影響,這兩天退貨的人比較多。至于有沒有用雞骨泥,該經銷商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我們自己都不吃,它里面有狠活?!保〒?月17日紅星新聞)
(網絡視頻截圖)
在3·15那天塌房的所有東西里,淀粉腸可能是最讓人意難平的。一方面,近年來它作為炙手可熱的懷舊食品,確實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很多人都將放學、下班路上吃一根撒滿辣椒粉和孜然的烤淀粉腸,作為忙碌生活中對心靈的慰藉;另一方面,淀粉腸確實賣得不算貴,一般兩三塊錢一根,屬于廉價街頭小吃,大家本身對其健康性和營養價值就沒有多高的期待,吃的就是這種只有淀粉沒有肉的平民感。但就是這么便宜的食品,居然進貨價才6毛錢一根,利潤相當可觀,也可見成本多么低廉,成分多么可疑,就算消費者想安安心心只吃淀粉,都成了“奢望”。
(網絡視頻截圖)
因為淀粉腸一般都是在路邊攤上賣,售賣的都是小攤販,有很多都是中老年人,整個行業的亂象被曝光之后,很多不知情的攤主都受到了影響。有視頻曝光,一位大娘出攤2小時賣淀粉腸無人問津,最后自己默默把淀粉腸吃了,引發了網友的同情和熱議,不少人表示,最后受苦的還是這些攤主,也有人替淀粉腸“洗白”,高喊“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其實是轉移了矛盾,弄錯了重點。
很多小攤主不怎么上網,賣淀粉腸大概也就是看中了行業火爆,能賺錢,就跟風賣一波,他們或許的確不清楚這東西為什么突然又火起來,也不知道為什么一夜之間就無人問津了,但是他們肯定知道自己的進貨價是多少,售賣價是多少,其中當然不乏老實厚道、只想謀個生計的人,但肯定也有低買高賣,想狠賺一筆的不良商販,那位直言自己不吃淀粉腸的經銷商,不就很說明問題嗎?因為同情一位擺攤的老人,就對整個行業存在的食品衛生安全亂象妥協,這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對自己和他人健康的不負責任。
曝光一個行業的亂象,并不是為了搞垮這個行業,而是為了促進其更規范有序地發展,給予消費者更多權益保障,尤其是生命健康方面的保障。如果淀粉腸行業一直這樣沒有國標,缺乏有效監管地發展,很可能就會洞穿底線,今天有廠家摻雞骨泥,明天難保不會摻更廉價,更不健康的原料,一旦出現食品衛生安全事故,那就悔之晚矣。
而且,一個不規范的行業,因為利潤高吸引很多人加入,但又存在不少隱患和風險,對于那些投身其中的小商販而言,也絕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產品不過硬,安全沒保障,總有一天會塌房。
淀粉腸的火爆表象,不能掩蓋其衛生和質量方面的諸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應該和守護小攤販的謀生之本對立起來,根源上來說,最應該為食品安全負責的是生產廠家和經銷商。目前,已經有多家廠家站出來否認使用骨泥,消除消費者疑慮,也希望整個行業能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和監管,拿出實際檢測結果來自證清白,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對得起消費者的喜愛和支持。
長遠來說,淀粉腸行業還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盡快建立相關的國家標準,督促企業加強自我監督,使用更優質安全的原材料,避免添加不衛生,不健康的成分,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口感,對消費者負責,對整個行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