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
糧食種植基地內,智能遙感設備正忙著給地塊拍攝“X光片”,為個性化種植進行產前診斷;綠色果蔬大棚里,葡萄、黃瓜長勢喜人,作物生長信息盡在“掌”握;以京東生物資產數字化平臺(京稷)為代表的農業大數據一體化平臺,搭建起了產業和金融的鏈接管道,助力農戶們開啟奔富之門……近年來,數據已成為至關重要的生產要素,在農業變革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提高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能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多次提到了數據相關工作。
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如何向數據要產能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數字化“運營”資源
廣東湛江到北京近2500公里,消費者王女士在網上下單后的第二天一箱海鮮就被送到了她家中。王女士說:“這箱海鮮品質有保證,買得放心。”
“掃一掃產品上的溯源碼,養殖環境、產品檢疫等信息一目了然?!蓖跖抠I到的海鮮產自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恒興”),她的“安全感”是從海鮮外包裝上溯源二維碼而來的。
“農產品溯源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產品品牌影響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焙闩d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京東農業科技推出的農產品溯源平臺,所有產品在養殖、監管、加工、物流、質檢報告等環節,所有信息均實現了高效數字化管理。消費者只需掃描產品上的溯源碼,便能全面了解該農產品的所有信息,包括養殖數據、農事記錄、倉儲加工過程等。
不僅如此,在生產端和銷售端,恒興也和京東農業科技深度合作,讓湛江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優勢以數字化的方式“活”了起來,拉近了海產品供給與城市消費之間的距離。
該負責人介紹,在生產端,京東生物資產數字化平臺與廣東恒興智慧水產養殖設備完成深度融合,可以實時觀測水產養殖的實時數據和狀態。在銷售端,京東農業科技攜手京東零售的力量,助力廣東恒興與京東在零售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其金鯧魚和蝦產品現已正式入駐京東自營店、京東POP以及京東京造等零售渠道。雙方的合作將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購物體驗。
“家財萬貫帶毛的全算”
活體牲畜擔保難、抵押難一直是造成養殖戶貸款難、融資難的最大障礙。
寧夏同心縣養殖戶老羅也面臨過同樣的難題。老羅家一年能養四五頭牛,下小牛后,若是母牛,就留下繼續繁育,若是公牛,就養上一年多的時間再去附近的集上賣掉?!耙驗闆]有適合種莊稼的地,喂牛的草料要花錢買,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崩狭_說,“我們搞生產需要資金,但要用牲畜來抵押貸款,簡直太難了?!?/p>
如今,老羅家的老大難問題有了解決方案。
京東生物資產數字化平臺(京稷)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IoT等能力,將生物資產以及種植、養殖過程數字化,實現生物資產的“數字孿生”,解決了金融機構對肉牛、生豬、肉禽、蛋禽、水產、羊等多個品類難題?!拔覀円尲邑斎f貫帶毛的全算!”京東農業科技產品相關負責人底氣十足。
顯然,京稷讓農牧企業的生物資產真正發揮了“有效資產”的作用。為了讓平臺效用更好被挖掘,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建議,相關部門建立農業數據共享平臺,推動農業生產、流通數據的整合和分析,為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戶提供決策支持。同時,通過政策鼓勵,加快生物資產數字化體系和溯源體系的建設,為金融機構提供有效的風險評估依據,促進農業企業和農戶獲得高效、低成本的信貸支持。
數據要素要為農業真正創造普惠價值
“數據要素在農業產業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有望為農業生產、管理、銷售等多個環節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鞭r業部農業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介紹,在精準種植、養殖方面,通過分析土壤、水文和氣象等多種數據,可以為作物提供個性化的生長方案,提高產量和質量。在農產品銷售方面,利用銷售數據和市場趨勢分析,可以制定更加精準的市場策略,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數據要素還可以應用于農業金融、農業保險等領域,為農業產業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
“必須要讓數據能生產出來、能共享、能發揮應用作用。”張照新指出,數據要素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力,并最終提高產業質量,生產出個性化多元化的優質產品,從而提高效益水平。
為了實現數據要素在農業產業中的真正應用,張照新認為,需要解決一系列關鍵問題,包括數據采集、處理、分析以及應用等。
首先,數據采集是數據要素走向農業產業應用的基礎。農業數據涵蓋了從農田環境、作物生長到農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的信息。通過遙感技術、物聯網設備、智能傳感器等手段,可以實現對農田環境的實時監測,收集土壤、氣象、病蟲害等關鍵數據。此外,通過記錄農事活動、農產品銷售等信息,可以構建完整的農業數據鏈。
其次,數據處理和分析是實現數據要素價值的關鍵。對于采集到的原始數據,需要進行清洗、整合、標準化等處理,以提高數據的質量和可用性。在此基礎上,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對農業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發現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和規律性,為農業生產決策提供支持。
然而,要實現數據要素在農業產業中的廣泛應用,還需要克服一些挑戰。例如,物聯網設備成本較高阻礙數據要素在農業中的普及。同時,還需要加強農業數據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農業產業對數據要素的利用能力。
對此,曹鵬建議,設立專項補貼資金,用于對購買和應用智慧農業技術裝備的農民和農業企業進行補貼;建立監管和評估機制,確保補貼資金的有效使用和效益發揮;加強技術培訓和推廣,開展先進智慧農業案例的挖掘、樹立和宣傳,積極推廣先進的智慧農業技術裝備和技術模式,促進智慧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