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消費領域預制菜成為熱門詞,而在預制菜中梅菜扣肉成為“頂流”。在昨晚央視3·15晚會上,央視記者對個別企業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的事件進行了曝光。
槽頭肉,是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由于槽頭肉上淋巴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稱為淋巴肉。根據國家標準要求,對屠宰后的豬必須整修可視病變淋巴結,摘除腎上腺和殘留甲狀腺等。尤其是甲狀腺,含有大量甲狀腺激素,食用后會產生中毒反應。槽頭肉因為含有大量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屬于豬肉中必須進行嚴格整修的部分,是豬肉中公認品質差、價格低的部位。豬肉市場對槽頭肉認可度也很低。正常五花肉批發價格在一斤12元左右,而未經嚴格處理的劣質槽頭肉批發價一斤僅3元左右。
安徽省阜陽市是梅菜扣肉預制菜的主要產區之一,當地有近60家生產梅菜扣肉預制菜的生產企業。今年1月初,記者來到了安徽省阜陽市。知情人士稱,當地個別預制菜生產企業存在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的情況。、
據當地人介紹,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是當地生產梅菜扣肉預制菜的龍頭企業,2015年就開始研發、生產和銷售梅菜扣肉這些肉類預制菜。記者來到了位于阜陽市潁州經濟開發區的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幾經周折,在未經過任何消毒措施下,記者進入了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最核心、保密級別最高的生產車間。在這里,記者看到,車間內擺滿了剛剛用槽頭肉做好的熟肉制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專門的車間會對槽頭肉原材料進行整修,剔除淋巴結和甲狀腺。但記者從放置熟肉的筐中取出一塊槽頭肉發現,上面仍然有腺體清晰可見。對此,工作人員介紹,腺體剔得太干凈,肉的厚度不夠。
記者又走訪了多個預制菜生產企業,看到車間內擺滿了用槽頭肉做好的熟肉制品。在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的院子里,露天擺放著大量的冷凍槽頭肉。有的甚至丟掉了外包裝,肉完全暴露在了室外。室內,有工人將加工好的劣質槽頭肉進行切片,還有工人用槽頭肉和梅菜進行裝碗封裝。
在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幾名工人正在對劣質槽頭肉上的淋巴結和甲狀腺進行整修。但記者發現,經過整修的槽頭肉上,腺體依然清晰可見。該公司負責人稱,帶甲狀腺的槽頭肉做熟之后,口感和正常豬肉沒有任何區別。但當記者問及吃這種肉是否對身體有傷害,該公司負責人斬釘截鐵地說:“我不吃(帶甲狀腺體的肉)?!痹谡{查過程中,這些梅菜扣肉預制菜企業的負責人表示,隨著預制菜銷售的持續火爆,他們的生意成了香餑餑,產銷兩旺,一年到頭,從早到晚忙不停。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昨晚安徽阜陽市監局通報,屬地市場監管、公安等聯合執法組立刻趕往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對使用“淋巴肉”做梅菜扣肉的涉事企業進行查封,對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等現場封存。目前,涉事企業法定代表人已被公安機關傳喚到位。后續依法依規嚴查嚴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通報。阜陽市監局將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吸取教訓,舉一反三,立即部署在阜陽市聯合開展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查隱患、補漏洞,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另據了解,國務院食安辦、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嚴厲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協調司司長司光介紹,近年來,我國肉類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持續向好,但一些地區肉類產品違法犯罪行為仍時有發生,不但擾亂市場秩序,而且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此次開展的“嚴厲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將以生豬、肉牛、肉羊、肉雞為重點。采取監督檢查、明察暗訪、抽檢監測等方式,深挖違法犯罪源頭線索,對畜禽養殖、屠宰、無害化處理、肉及肉制品生產經營,開展全鏈條專項整治,堅決斬斷非法屠宰、加工、銷售網絡等黑色利益鏈。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