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一位多年未到北京的同事對我感慨說:現在北京天氣真好,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當年的“APEC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北京APEC會議歡迎宴會上作出的莊嚴承諾:“這并不是一去不復返的短暫藍天”。僅過了幾年,北京就霧霾不再、藍天常駐。放眼全國,過去一年,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5%,優于年度目標。
每個人切身感知的變化,反映的正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這件事上,我們還在“快馬加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單獨成段;有關“綠色轉型”的要求更是涵蓋了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建設發展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綠色轉型往往要靠產業創新撬動。所以,可以說,報告濃重描繪的這抹“鮮明底色”,向世界有力傳遞中國的“創新底氣”:從德國路上的新能源汽車,到埃及的光伏產業園,再到老撾的“低碳示范區”,“新三樣”已經成為中國外貿的新增長極。創新煥發綠色、綠色倒逼創新,這條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正在啟迪世界。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兩會,不僅是觀察中國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也是探究更多合作機遇。我們相信,一個堅持綠色發展、不懈創新的中國,定能不負世界所期,與各國共贏共享,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主筆:陳壯
攝像:樓陽
二審:王秀娟
三審:曾小強 袁媛
出品:廣東廣播電視臺時政采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