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胡圖圖/文)2024全國兩會于昨日(3月11日)落幕。
回看這屆兩會文娛委員們的提案,爆火的短劇、明星演唱會“假唱”、直播行業的“網紅夢”、編劇署名權等行業現象,全都得到熱議。
如果說,短劇的興起,已經對傳統影視行業帶來一定沖擊;那么,對假唱、網紅違規、編劇署名等現象的高度關注,則有望讓其背后行業得到進一步管控。
2024,文娛行業或許會迎來哪些變局?兩會提案提前釋放了“信號”。
短劇“狙擊”長視頻:火,但也需要引導!
如今的短劇,究竟有多火了?數據或許可以一探究竟。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 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373.9億,預計2027年將會突破1000億。要知道去年全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也就剛突破500億。
“短劇”的發展勢不可擋。這個昔日還只能被看成為“上不了”臺面的產物,怎么突然間就成明星也追的“香餑餑”?快節奏、碎片化的播出形式,是其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深喑短視頻用戶、觀眾追劇心理,是其在創作層面的優勢。
比如今年春節檔播出的“爆款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男女主高顏值、反套路、每集n個爽點的設定,讓觀眾連連上頭。這是過往不少長劇集都難以企及的創作模式。
編劇趙冬苓在兩會上對當前的短劇發展作出肯定。她表示短劇之所以能夠獲勝關鍵在于創作者敏銳地把握了情緒點和爽點?!岸虅〉某霈F甚至會對傳統影視劇造成沖擊。長劇集編劇應正面應對挑戰,爭取將劇本寫得更好?!壁w冬苓分享。
“明星代表”張凱麗也提及此點。她認為短劇和長劇,應該“各美其美”?!岸虅τ陔娨晞碚f既是挑戰、也是推動。為此,電視劇必須自強、做大做好,兩者共同發展?!?/p>
精品化趨勢已然出現,但更多還是充斥著大量“問題”的作品。
張頤武指出,短劇目前在發展中就有著創作同質化、制作粗燥、價值觀局限的問題。另外,今年春節隨著多部短劇走紅后,盜版、抄襲現象也跟著登上了熱搜,從業者們面臨“維權難”問題。而于長劇、電影、動漫等行業相比,短劇行業快速逐利現象嚴重,也缺少正面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
張凱麗從平臺規范、創作方向、評獎機制等方面“獻計”。
她表示,短劇的創作,首先應該加強規范管理和平臺審核,提升MCN等制作機構的業務能力,清理導向不良的短劇內容;其次可建立影視微短劇內容創作公益平臺,加強現實題材網絡微短劇的創作;最后,她提出可適時引入評獎機制并設立相關評判標準,從創意、劇本、表演、攝影等方面設置細分獎項。
“短劇是‘快餐式的’,雖然會成為潮流,但它的生命力有待考證。藝術品需要‘品’,而‘品’是需要時間的?!蹦壳岸虅〉陌l展正處于加強正規化、健康化的初始階段,未來這個賽道究竟會發展成什么模樣?誰也不知。
演出、直播、編劇署名……行業亟需“撥亂反正”?
短劇熱風之外,對文娛行業提出更為嚴苛要求的,還有演出市場、直播行業和編劇行業。
它們正亟需“撥亂反正”。
去年,演出市場重新復蘇,且熱鬧不斷。從周杰倫、林俊杰、劉若英、五月天,到薛之謙、楊丞琳、梁靜茹……觀眾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歌手,幾乎都召開了個人演唱會。
然而,風波一個接著一個。像周杰倫演唱會預售被嘲吃相難看、陳奕迅演唱會懟“講國語”粉絲、林俊杰“4000萬學的舞”被吐槽還只是小事,五月天疑似“假唱”掀起的熱議風波,讓整個演出行業口碑跌至谷底。
演出市場在去年徹底成為了不少觀眾眼中的“笑柄”。兩會上,針對最為嚴重的“假唱”事件,有代表發言,“商演真唱是對舞臺的敬畏、對觀眾的尊重,表演者的真實真情最為可貴。”
這位代表認為,文旅產業快速發展之時,行風建設更要加強,相關規范更要健全,音樂工作者更應加強自身修養?!?/p>
事實上,在今年的上海兩會上,有委員就已提出聘請社會義務監督員,組建營業性演出監管隊伍,加強事前、事中監管,完善監管標準,提升演出質量的意見。
他表示,現有立法雖然對‘假唱’明令禁止,并明確規定處罰標準,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演出形式的豐富,隨著‘電子變聲’、‘多人伴唱’、‘嘉賓助唱’、與觀眾‘現場合唱’等現象頻出,‘假唱’的標準亟需細化、健全,否則執法者將面臨無法可依的情況。
有了這些關注與意見,2024年的演出市場或許能夠扭轉風評。
短視頻、直播行業,也同樣不缺話題。偷稅漏稅、制假售假、虛假宣傳、人設造假,甚至危害動物等一系列違法、不文明行為,頻頻引發大眾關注。
針對此現象,人大代表耿福能表示,建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建立長效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對網絡直播電商的監管和規范性引導,加大對“網紅”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建議成立“網紅”行業協會或直播電商協會,加強管理,確保“網紅”發布的內容真實、合法、合規。
靳東則就過往的“假靳東”事件提案。他表示,希望可以對數字平臺立法,進一步細化針對大型網絡平臺的立法?!岸桃曨l或者網絡平臺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這是我過去幾年一直在想的問題?!苯鶘|坦言,希望良好的互聯網環境可以對下一代年輕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有一個更好的保護。
“這個行業(直播、短視頻)應該幫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無論是做網紅還是做直播帶貨,只有踏踏實實做事,大眾才能接受,才能持久?!瘪T遠征坦言。
直播行業亂象被撥正外,編劇的署名權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在今年兩會上進一步得到關注。蔣勝男表示,應該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同時建議主管部門加強對影視制作機構、播出平臺等的引導和監督,在影視作品發布前對署名問題進行審核,在署名方式和署名排序上做到尊重并保護編劇署名權,加大對侵權的懲處力度。
編劇趙冬苓則從創作端對“編劇”提出更高要求。
“早期的時候,影視劇主要是提供一個好的故事即可。后來發現,觀眾看劇其實非常仔細。劇里邊的任何一個細節失真,都會被觀眾挑出來。這其實是給創作者的提醒,從編劇開始,到導演、演員對細節都要非常認真地把控。當然,再仔細最后還會被挑出毛病來。觀眾還會去進行二次創作,包括我自己的作品,也曾經被人二次創作?!?/p>
趙冬苓說,自己對此并不持反感態度。在她看來,這是作品具有影響力的體現,也對創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當編劇署名權走入“立法”,編劇開始“顯微鏡式”追劇,影視行業整個生態鏈或許才會“活起來”。這也提前給接下來的文藝作品敲醒警鐘:尊重創作者、尊重大眾審美,影視行業才能循序漸進。
2024兩會提案已正式落下帷幕。今年兩會上有關文娛行業向的提案,依舊精彩十足。從短劇熱,談至演出行業、直播行業、編劇行業,甚至是文旅聯動、AI等新興科技走入影視圈等,文娛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大眾關注。
2024,這個行業將會上交一份怎樣的成績單?且走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