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強總理考察豐田汽車刷屏。
昨日,現場同聲翻譯家蔡院森罕見地發微信澄清。
有著“日語界最忙碌的同傳翻譯家”之稱的蔡院森,許久不更新朋友圈了,為什么要突然發聲呢?
李克強總理考察豐田汽車時,直勾勾地看著一款車,表情凝重,他看到了什么?被什么震動了?問了什么?
(注:蔡院森老師是目前中日同傳屆水平最高的現役同傳之一,中日間許多最高級的國際會議很多都是由他擔任主要同聲翻譯。
5月11日,李克強總理考察日本豐田汽車時,就是由蔡院森擔任現場同聲翻譯。)
李克強總理主要參觀了三大高新技術產品——氫燃料電池車、多功能出行平臺產品、自動駕駛汽車。
“技術創新”、“先進技術”,成為李克強總理關注的焦點。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李克強總理不間斷詢問研發理念、設計細節、動力方式、材料供應、安全性能等,其中很多問題直擊創新產品的研發難點和商業化瓶頸。
混動技術,沒被考察
混合動力技術,不在當天的考察范圍內。
李克強總理看的這款車,是豐田汽車的氫燃料電池轎車Mirai(日文“未來”之意)。
考察氫燃料電池車時,李克強總理重點了解了氫氣壓縮儲存、加氫站布局等安全問題。
被總理稱贊的共享出行構想
李克強總理看到了豐田汽車在共享出行上的新構想。
豐田汽車拿出了e-Palette Concept電動概念車型的進化版本。這款車集交通出行、商品零售、貨物運送、醫療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身——在搭載不同設備、組裝后,可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各種需求。豐田汽車稱,“比如,出行高峰期,車可以像滴滴一樣充當專車;出行低峰期,車可以組裝后,送外賣、送快遞。甚至可以變身為移動辦公室等。”
初期,豐田汽車計劃TOB,即主要客戶為滴滴出行、亞馬遜、必勝客、優步科技等企業客戶。
李克強總理稱贊了這一構想,認為一車多用、延展了共享出行這一概念。
早在今年1月美國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豐田汽車展示過前期產品——e-Palette Concept電動概念車型。這是應用了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的MaaS專用新一代電動汽車。
特點包括
◆低底盤和箱式設計——更大車內空間
根據行李艙單元數量,共設計了車長各不相同的3個尺寸的車型,通過低底盤、箱式的無障礙設計,獲得平坦寬敞的車內空間,并可按照分享乘車式、酒店式、零售店式等服務伙伴的不同用途的需求,搭載各類設備。
車長預計為4m~7m。豐田汽車參加2018CES時亮相的車型,車長4800mm、車寬2000mm,車高2250mm。
◆開放車輛控制接口
實現移動盒子的夢想,需要配合自動駕駛技術。
為了推動對更具實用性的車輛規格的探討,推動基于e-Palette Concept的全新移動服務平臺(MSPF)的構建,豐田汽車將開放車輛控制接口,可搭載其他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控制組件;在移動服務平臺上公開服務供應商所需API;豐田與多家重量級企業結成初期合作伙伴聯盟。其中,移動服務伙伴包括滴滴出行、亞馬遜、必勝客、優步科技,技術伙伴包括滴滴出行、馬自達株式會社、優步科技。聯盟伙伴將從前期企劃階段開始參與,通過實驗車輛共同推進實證項目。
豐田汽車稱,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殘奧會上,e-Palette Concept電動車將試運營。
李克強總理認為,這一全新設計理念不僅便利個人,也有助于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將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李克強總理不斷提出一些直擊痛點的問題:
“這一平臺的設計比普通出租車個頭更大,如何進入狹窄街道?”
“輪胎是普通的還是特制的,有沒有綜合考慮過不同路面情況?”
“如果未來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轉的話,現有的續航能力是否需要進一步提升?”
“目前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應該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便在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吧?”
自動駕駛三大看點
自動駕駛技術,是此次豐田汽車亮出的三大重點技術之一。
當天,豐田汽車向李克強總理播放了一段豐田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在日本高速公路上試車的視頻。
一輛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靈活地變道超車;當鏡頭轉向車內時,司機的手并沒有放在方向盤上——可見這輛汽車全程實現自動駕駛。
在美國CES上,豐田曾展示了新一代自動駕駛試驗車“Platform 3.0 ”(Lexus LS600hL為原型車)。豐田子公司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Inc.(以下簡稱TRI)負責人工智能等研發工作。
(新一代自動駕駛試驗車“Platform 3.0 ”)
豐田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同行有什么不同?
據了解,豐田設計自動駕駛試驗車時,定下了3大目標。
◆提高外部識別能力,在眾多自動駕駛車輛中,保持業界領先性能。
“Platform3.0”試驗車搭載了多個傳感器。搭載了美國Luminar公司生產的可實現200米范圍監控的LIDAR*系統,一改過去只識別前方物體的現狀,實現了360度全方位識別;4個高分辨率LIDAR,可以準確檢測暗色物體等車輛周圍物體。
車輛下部一周都配備了短距離LINDAR,可檢測到兒童及道路障礙物等矮小對象。該款試驗車采用了靈活的設計,以便在將來時機成熟時引入劃時代的技術。
◆傳感器等設備與汽車的設計一同考慮,打造精巧美觀的外形。
傳感器、攝像頭小型化,做到了外觀上的隱身。
新制作了具備耐候性和耐溫性的車頂蓋,同時利用天窗收納部分的空間,盡量降低加裝傳感器后的汽車高度。比如,市場上自動駕駛試驗車上,通常用固有的旋轉型LIDAR,這增加了車頂高度;而豐田汽車設計為可收納至頂蓋內的零部件。
◆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相關設備的一體化封裝,能夠更快地生產多輛試驗車
豐田汽車重視靈活性,希望通過少量生產、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測試車結構的更新換代。
1年內,對自動駕駛試驗車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改良(包括第2代自動駕駛試驗車),今后將繼續進行快速開發。
對于自動駕駛,李克強總理關注法律障礙。
李克強總理問,日本相關法律政策是否針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了調整?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回應,日本目前選擇路況相對比較簡單的高速公路試行,相關實驗已經開始。
考察透露的信號
李克強總理考察豐田汽車的舉動,透露了什么信息?
李克強總理談到,當前中國正在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希望包括豐田公司在內的日方企業抓住機遇,進一步深化對華合作,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升級,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利共贏。
了解到李克強總理看了豐田汽車什么技術后,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市場、共享出行平臺的參與者們,你們想到了什么?
中國眾多創新企業們,你們各自為戰,燒錢補貼、苦搏共享出行(滴滴等做專車、網約車,美團從送外賣延展至網約車)。當看到豐田移動共享的新構想時,你們想到了什么?
傳統車企和眾多闖入造車領域的新企業們,你們都宣稱要轉型移動出行服務商,你們的產品擊中了未來移動出行的痛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