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林如萱)西班牙小伙子維克多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他選擇了待在北京,靜靜地享受長假七天的北京“空城”,感受這個城市的年味,畢竟,“他們說春節是休息和家庭聚會的日子?!?/p>
讓維克多不解的是,如果春節是春天的節日、春天的開始,“為什么現在還零下好幾度?”可能維克多這個時候到江南、嶺南一帶旅游,那里的桃紅柳綠和田野生機就不會讓他有這樣的質疑和感慨了。
圖為1月27日,當日是除夕之夜,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仁良村的小朋友們紛紛燃放鞭炮煙花,辭舊迎新。 (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維克多放棄春節出京旅行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一個老外沒有勇氣投身浩浩蕩蕩的“春運”大軍。
這個只有中國才有的詞匯讓維克多感到震撼,“春運”包含有中國人背井離鄉的打拼精神,有追求財富和美好生活的平凡愿望,還有中國幾十年來打造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和強大運力。
在北京生活了將近一年,維克多基本了解這個城市的節奏:2000多萬常住人口、擁堵的車流、還有不打烊的超市和便利店?,F在,他有機會認識一個安靜的北京了。
“外地人回老家過年,北京人去了外地旅行?!本S克多說,突然安靜下來的北京還真讓他有點不習慣。
更讓他覺得“不習慣”的,是中國的鞭炮,響聲清脆而急促,突如其來、此起彼伏,在北京難得的安靜中更加凸顯。
除夕夜,和三五好友走在北京的街頭,維克多說,“正欣賞美麗的夜景呢,突然就放炮了,噼里啪啦的?!?/p>
圖為2016年12月21日,當日是冬至,安徽合肥市科企社區邀請轄區外國留學生與社區居民一起包餃子,感受中國民俗。(新華社記者劉軍喜攝)
沒有霧霾的日子,煙花爆竹的余煙也不影響北京夜空難有的清澈。古老肅穆的鼓樓也被夜空中綻放的煙花照亮了。美景給了維克多很大的安慰。還有一個新聞也讓維克多感到欣慰,為了保護空氣質量,今年北京煙花爆竹銷售點減少了三成,銷售時間也縮減了十天。
“新聞里說今年北京沒有因為燃放煙花爆竹引發傷亡的報告,我覺得這樣很好。”維克多說。
在北京過年,對外地人和外國人而言,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廟會了。維克多興致勃勃地去了地壇廟會和龍潭湖廟會。他想分享的經驗是:想逛廟會,前一天最好別熬夜,因為下午就關門了。
“晚上美美地睡一覺,第二天一早去廟會品嘗各種小吃,那多美!還能一邊吃烤串一邊看演出!龍潭湖廟會還有武術表演,很棒!”維克多豎起了大拇指。
還有一樣想錯過都很難的東西,就是餃子。“餃子太好吃了!什么餡的都有,想減肥的人不要來北京過年?!本S克多哈哈大笑著說。
圖為2016年3月10日,當日是農歷二月初二,合肥市安農社區理發師為百歲老人夏永倉(左二)免費上門理發。(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不過有一樣東西維克多決定不理會。朋友的中國妻子告訴他,最好整個正月不理發,“理發會死舅舅”。維克多還知道放鞭炮是為了驅趕“魔鬼”,也知道倒貼的福字寄寓“福到”“好運到”。
“每個民族和文化里都有自己的習俗和禁忌,這很正常?!本S克多說,他指了指自己的一頭卷發,“可是我沒法等到二月二才去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