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民族實業家宗慶后的生命定格在79歲的年輪,他的驟然長逝,引發了名人大咖與普通網友皆自發表達了宗老無限的懷念與追思,令人無比動容!
一個曾三度問鼎中國首富的傳奇人物,不僅從不遭人忌恨,反而在離世后迎來了各界悼念,甚至娃哈哈AD鈣奶的銷量都開始暴漲,宗慶后活著時是傳奇,離去之后都在締造奇跡,他究竟是如何完美平衡資本家與良心實業家之間的關系的?
01,商業大佬爭相悼念,只是在作秀?
2月25日上午,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的驟然離世,引發了巨大的輿論反響,自當晚開始,不僅僅有雷軍、馬云、李書福、周鴻祎等商界大佬競相通過社媒來悼念宗慶后,更有很多杭州市民自發組織線下的悼念活動,無數網友頗為動容,也引發了第一個尖銳思考,這些名人巨咖是不是借悼念之名作秀?
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所以,我們只分析,這些名流第一時間悼念宗慶后會帶來哪些好處,我膚淺的理解下,起碼有以下3層:
誰第一個表達悼念,誰就會第一個引起關注,從時間線來看,速度最快的大佬應該是雷軍,并且他兩度表達了對宗慶后的追思,直接沖上了熱搜,緊隨其后的是馬云寫的挽聯,同樣也沖上熱搜,再往后,就是周鴻祎李書福等相繼發出的悼念,同樣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因為這些大咖的悼念行為,大家轉發評論的同時,對這些企業家的好感度也直線飆升!
宗慶后是民族實業家,他愛國愛黨愛員工愛人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意味著,誰以他為偶像,誰悼念他最情真意切,甚至誰和他有過私交,意味著誰同樣越可能是良心厚道的本分企業家,也就是說,這其實不僅僅是勇躍悼念的企業家的個人自主行為,已經跟他們所代表的企業無縫關聯起來了,比如大家想到了吉利、想到了阿里、想到了小米、想到了360……這種0成本的心智強化,是“無心”之舉帶來的美譽度層面的客觀收益。
高強度快節奏的商業社會,人們一直在奔跑,而從來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這其中,自然就包括這些精英企業家們,通過悼念,不僅僅傳達了對宗老的無限思念,更是創造了一次罕見的能讓他們與自己內心深度對話的機會,審視自己和自己公司的戰略、路線、執行、方向……吾日三省吾身,這同樣也是一種成長!
所以,答案也就明晰了,這些大佬們的悼念宗慶后的行為,顯然不應該劃進作秀一類,只不過,主客觀上,起到了一舉雙得的良好效果,這也算是“好人有好報”的回饋吧,是他們應得的。
由是引出了第二個尖銳問題——為何是宗慶后?
02,宗慶后留下的最寶貴遺產
雖然宗慶后是在江蘇出生,但祖上皆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士,并且還是“名將之后”,他幼年宗慶后又遷回杭州了,后來事業版圖也是從浙江開啟,所以說他是浙商的卓越代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大器晚成、富于開拓精神、對員工真誠基本是這位商業奇才身上最醒目的幾個標簽了。
當然,絕不要以為祖輩的榮光就認定宗慶后是含金湯匙出生,事實上,輪到他這一輩,家道早已中落,并且家中還有兄妹五人,那會因為特殊原因,他的父親沒法獲得工作資格,養活全家的重擔就壓在他當數學老師的母親一人身上。
窮怕了!
當然,你如果以為他少年窮怕了,所以長大了瘋狂攫取財富,那就大錯特錯了,在《狂飆》現象級破圈之際,其中的娃哈哈AD鈣奶的露出,也迅速沖上熱搜,并且,還是劇組自發采購的,換哪個企業不會為了接這波送上門的潑天流量而策劃一系列的營銷?可宗老沒有!娃哈哈也沒有!
他淡定表示,如果是影視劇中,英雄等為國家有貢獻的人物喜歡娃哈哈,他十分高興,但是為了一個黑社會的兒子祭奠用途,他是有(保留)意見的,當然,大局觀著想,他并沒有一句對《狂飆》不遜的評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初中畢業后,宗慶后先后干過種茶、割稻、墾田、挖鹽等一系列臟累活,目的只有一個,為家庭分憂,不過這些農活賺得遠不如想象中多,這個時候,宗慶后也在盼著一個機會,能實現賺更多錢的樸素愿望。
1978年的改革吹風拂來,宗慶后在杭州上城區郵電路校辦工農紙箱廠做起了供銷員,一干就是8年時間,但是穩扎穩打的風格,他并沒有像大家以為的那樣賺到第一桶金,甚至在42歲高齡之際,還借了14萬元的外債,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承包下連年虧損的校辦經銷部之后,宗慶后是事無巨細地經營,彼時的學校的學生和經銷部周邊鄰居經常能看見他蹬著三輪送貨的場景,冰棍、汽水、文具、一應俱全,并且本著誠信經營的原則,從不缺斤少兩,短短一年下來,他就扭虧為盈,大賺了22萬元;
1987年7月,有了原始資金的積累,宗慶后干起了代加工灌裝營養口服液的生意,可能他自己都沒想到,這樣的一個小廠,日后竟然打造出了風靡全國的娃哈哈品牌!
飲料行業的“爺叔”!
《繁花》中,爺叔為阿寶出謀劃策指點迷津,可以說是無可爭議的大功臣,而在國產兒童飲料行業,如果要選出一位爺叔級的人物,非宗慶后莫屬,沒錯,他成了自己的“爺叔”,為了推自己的兒童營養品,他可謂做足了營銷功課。
先是通過調研,發現那會很多小孩存在面黃肌瘦的營養缺乏現象,在明確了市場上針對相關兒童營養產品有切實需求后,他力邀浙江醫科大學營養系教授等專家來研制產品,實現了權威背書,與此同時,宗慶后首開先河在電視上為產品打起了廣告,最終三管齊下的作用開始凸顯,產品伴隨著“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slogan一炮打響。
娃哈哈的銷量有多驚艷呢?在那個遙遠的1991年,實現了年進賬4億元,凈利潤高達7000多萬,堪稱出道即巔峰!
隨后,宗慶后趁勝追擊,豪擲8000多萬元一舉吃下了彼時資不抵債的杭州罐頭廠,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應運而生,至此,宗慶后的飲料王國初具規模。
捍衛族實業的“保衛戰”!
為了壯大產業版圖,娃哈哈曾與達能和百富勤一起成立了合資公司,最開始,娃哈哈持股49%,為第一大股東,宗慶后還是公司的實控人,后來香洪百富勤將股權轉賣給了達能,讓后者一躍成為持股高達51%的控股股東,至此,一場商業暗戰風起云涌。
宗慶后想持續擴廠,達能卻給否決了,理由是,放任娃哈哈的發展壯大,會損害到被達能收購的一系列飲料公司的利益,而這是宗慶后所無法接受的,他開始想過通過設立非合資公司來為雙方的合資公司代工的計劃,但此舉被達能認為在蠶食合資公司的市場和利潤,雙方的預盾徹底激化。
此后數年,宗慶后不屈不撓,在全球參加了超過70多場的訴訟硬仗,愣是沒有繳械投降,直到2009年9月,這場現象級的風波,由達能方面的“和解”宣告完結,此舉被公認為是捍衛民族企業尊嚴和財產的經典戰役!
贏得勝利的娃哈哈,也迎來了2010年~2013年的黃金三年,這期間,宗慶后三度成為福布斯“中國首富”!
但是,注意,宗慶后哪怕富得流油,也絲毫不影響官方和民間對他的贊譽,因為他做是當之無愧的愛國實業家!
不改國籍、不轉移資產、沒有任何感情緋聞、生活非常樸素低調、不裁45歲以上的員工、公開反對過“996”、堅持不上市、不碰房地產、憑頑強斗志與智慧打贏民族企業對外資巨頭的“自衛反擊戰”
……
林林總總,他的事跡,但凡有任何一個前首富,能做到一半,都同樣會贏得一片喝彩聲,這才是這種種大道至簡的樸素實業家,留給后人的最大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