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2月19日晚,多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從菲律賓長灘島飛回上海的航班上,有乘客使用充電寶時發生爆炸,隨即備降香港,次日凌晨方抵達上海。2月20日,有親歷者告訴記者,在起飛前空姐就曾提醒不要使用充電寶。記者查詢“飛常準查航班”看到,2月19日晚確有一班從菲律賓卡地克蘭機場飛至上海浦東機場的航班備降香港后晚點抵達上海。據香港東網報道,發生事故的是菲律賓皇家航空編號RW602的客機,緊急備降香港后,機場消防及應急救援人員趕到現場處置,事件中沒有人受傷。
上海乘客楊女士告訴記者,這架飛機是當地時間19日下午5點45分從菲律賓卡地克蘭機場起飛,原計劃是在北京時間晚上9點05分落地浦東機場,“飛機上基本都是去旅游的中國人?!?/p>
“6點半到7點之間,我正在休息,突然聞到煙味很刺鼻就醒了過來,我坐在飛機倒數第二排,不太清楚是哪一排出的事?!睏钆靠吹剑瑤孜怀丝臀嬷诒菑拿盁煹牡胤较驒C艙后部走去,幾名空乘趕去處置,“聽其他乘客說是用充電寶給iPad充電時發生的,隨后空乘把充電寶安置在了廁所?!?/p>
另一名乘客說,事發時她正在睡覺,突然聽到“砰”的一聲響,被嚇醒了。機內工作人員提醒發生了爆炸事故,現場可以看到一點點的明火?!捌痫w前空姐其實是提醒了不要使用充電寶的?!痹撁丝驼f。
浙江乘客羅女士(化名)回憶:“當時乘務立刻趕來,但是比較淡定,處理了一下,聽說是某位乘客使用充電寶引發著火,后來iPad也著火了,然后飛機緊急降落在香港國際機場!”
楊女士表示,飛機是在汕頭上空返航備降香港國際機場,“備降前煙霧都很刺鼻,備降后機艙門開了很久通風,地面安保人員把充電寶包起來拿走了,對涉事乘客進行了簡單問詢,大概兩個小時后才重新起飛?!?/p>
羅女士回憶,因為煙一直沒有散去,空乘拿衛生紙和礦泉水給乘客捂住口鼻,不過大多數乘客都戴上了口罩,隨后空乘人員用英語通報了備降原因,但自己并沒有太聽懂,“備降香港后,地面的消防、警察上機檢查,隨后通報了原因是充電寶使用不當,并提醒乘客后續不要使用?!?/p>
上述乘客表示,飛機在香港機場備降,幸而飛機本身沒有問題,之后得以順利返程,但晚點了近4小時才抵達上海。目前,他們暫未接到來自航司的解釋或延誤補償。
同日,記者嘗試聯系菲律賓皇家航空公司,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律師:違規使用或被處罰
公開資料顯示,類似事故曾發生過多起。2013年1月10日,一架臺北飛往新加坡的航班,在跑道上滑行準備起飛時,一名乘客攜帶充電寶發熱燃燒起火,空乘人員及時撲滅,機組和乘客共189人緊急撤離,事故造成2人受傷。2019年9月4日,一架南京—廈門航班在起飛后,一名旅客攜帶的充電寶起火冒煙,并觸發煙霧警報,乘務組按程序處置將火撲滅。
航空愛好者、四川鼎尺律師事務所胡磊律師介紹,各國民航管理法規對于鋰電池作為客艙行李帶入客艙的規定不盡相同,總體上來說是嚴格限制,“中國民航局規定,獨立的鋰電池(含充電寶)不能托運,但可以帶到飛機上,同時對于鋰電池額定能量進行了嚴格限制,只有額定能量小于等于100Wh或鋰含量小于等于2g的鋰電池,旅客可以攜帶乘機?!?/p>
胡磊介紹,近年來國內航班發生過多起的鋰電池、充電寶自燃事件,航空公司機組都嚴格進行了標準化處置,所幸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對鋰電池嚴格限制的原因就在于一旦發生自燃很難控制,自燃時可能釋放有毒氣體,常規滅火方法幾乎不能進行控制,對于空中飛行的飛機來說非常危險,所以此次菲律賓航空公司選擇在香港備降處置也是預防性的標準處置?!?/p>
胡磊提醒,乘客應當遵守航空安全規定,及時主動申報攜帶鋰電池的情況,飛機上也不能使用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違反規定使用電池,不僅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還可能被有關部門進行行政處罰,被予以拘留或者罰款”。綜合極目新聞 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