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2010年1月1日《鳳凰大視野》節目,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前的1856年,既是大清帝國的咸豐六年,也是太平天國丙辰六年,這一年,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正是一派繁華景象,隨著天國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42歲的洪秀全,原本可以在奢華的天王宮殿里繼續享受他的榮華富貴,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天京事變這一簫墻之禍恰在這個時候,不合時宜的發生了,孫中山先生曾經在他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太平天國何以終歸失敗呢?最大的原因,是他們一幫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爭皇帝,閉起城來自相殘殺,太平天國的勢力便由此大衰。
解說:東王逼天王,天王就要北王殺東王,翼王又要殺北王,王殺王,殺了個血流成河。這就是1856年天京城內發生的事,史稱天京事變。
崔之清(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會長):應該說天京事變在我們史學界也是共同的結論,是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解說:其實這結論并不新鮮,只要學過歷史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許輪廓,但真正的細節在哪里,事件的最本質沖突又在哪里,恐怕很少有人能講得清楚。在天府之國的諸王中,東王楊秀清號稱九千歲,天王洪秀全自然就是萬歲,九千歲要當萬歲,這事就不好辦了。東王楊秀清原本只是廣西紫荊山上的一名普通燒炭工,大字不識幾個,自從跟了洪秀全起義后,他便一躍成為了太平天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歲。他是如何發家的呢?說來不可思議。
張鐵寶(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這個拜上帝教創立以后呢,洪秀全乃至于馮云山在廣東傳教失利以后,就深入到廣西的山區進行傳教。
李庚其(歷史學者):1847年的時候,王作新當地的一個地主頭,就把馮云山給抓了,送到官府,馮云山被抓的時候洪秀全在廣州,沒有在紫荊山。
張鐵寶:拜上帝教雖然由洪秀全創立,但實際上是靠馮云山發展的,所以馮云山被抓了以后呢,當時可以說是拜上帝教是群龍無首,處于一片混亂。
解說:1847年的太平天國尚在襁褓之中,馮云山被抓,若干教眾人心思動,就在此時,燒炭工楊秀清力挽狂瀾,他挽救太平天國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復制的,劍走偏鋒,棋行險招。
李庚其:那時候在廣西的民間,特別是在貧困農民中間,非常相信這個附身的說法,就是死掉的人,或者某一個仙人會附在某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在他附身的時候,他就成了那個人了,就不是自己了,那么楊秀清就用群眾中一種迷信的概念,所以他就忽然間附身了,天父耶和華附身了,附身以后,他這樣就來傳言,傳上帝的旨意,用這個辦法把會眾團結起來。
饒任坤(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這個時候那個三千多將崩潰的,分崩離析的會眾三千多,一下子馬上大家就團結起來了,并且的話,大家都信仰楊秀清,所以這下子他的才能就顯現出來了。
李揚帆(北京大學副教授):當然楊秀清他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一個人,就是說認識幾個字,但是仍然是個文盲,但在這方面非常發達,他覺得我要是當了上帝,以上帝的名義下凡,那么洪秀全也得聽我的。
解說:洪秀全說自己是天父之子,楊秀清索性便說自己就是天父本身,當洪秀全從廣州回來時,木已成舟,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一朝是天父,便終身是天父,洪秀全啞口無言了。
張鐵寶:那么洪秀全也是在當時不得已,非常時期不得已采取這種承認他們兩人,具有代天父天兄下凡傳旨這種特權,如果他不這樣子做他很難在權利爭奪之中,很難對拜上帝教進行全面的掌控,這也是一種互相利用,互相支持的一個過程。正是這種過程,最后形成了拜上帝教內部的二元體制,這種二元體制也導致了后來發生內訌,埋下了伏筆。
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