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德羅·巴里科曾寫過一本書——《海上鋼琴師》,這本書后來被翻拍成了電影。
相比于書的默默無聞,電影更廣為人知。
電影自上映以來,被無數影迷奉為經典。
2019年11月,在首映20多年后,該電影被高清修復,再次搬上大熒幕,掀起了一波懷舊潮。
與此同時,巴里科的原著也被不少影迷翻出來重溫。
主人公1900一生的傳奇故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在船上出生、在船上成長,最后與這艘船一同灰飛煙滅。這既是命運的安排,更是他自己的選擇。
有人說,1900之所以從不下船,是因為他習慣了船上的安逸,不想走出舒適區。
但真正理解了人物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并非害怕挑戰,只是想要堅守自己的音樂理想。
有句話說:“管住自己,才能掌控人生。”
1900之所以能把自己活成傳奇,始終緊握人生的主動權,關鍵就在于他時刻對自己的掌控。
1900是一名棄兒,水手丹尼檢查船艙時在鋼琴上發現了他,見其乖覺可愛,便收養了下來。
水手的工作辛苦且枯燥,1900的到來,給丹尼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自此,他將自己全部的柔情都投注到這個小男孩身上。
他給1900做搖籃、做秋千床,拿著報紙,一點一點地教1900認字。
丹尼的樂觀和熱忱深深影響著1900,所以盡管身世凄苦,但1900一直過得平和且幸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00八歲這年,丹尼工作時意外被巨大的滑輪砸中了后腦。
整整3天,1900不吃不喝趴在丹尼身邊,吃力地為丹尼讀著報紙上他最喜歡的內容,想要以此挽留丹尼的生命。
可最終,丹尼還是因傷重去世了。
那個時刻,對1900來說,無異于天塌了。
但小小的他,卻沒有大哭大鬧,相反,他冷靜克制著,只有夜深人靜時,才一個人偷偷流淚。
丹尼的葬禮結束之后,船長決定將1900送往孤兒院。
1900得知此事,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我不能下船,我一定要留下來!”
但他也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船長不會因為同情而留他在船上。
思來想去之后,他決定先躲起來。
等再次出現在人前時,只見1900一身臟污,坐在鋼琴前,正彈奏著一首美妙的樂曲。
鋼琴周圍擠滿了如癡如醉的聽眾,甚至有人被琴聲所感,淚流滿面。
循聲而來的船長,也被琴聲打動,忍不住沉醉其中。
直到一曲終結,船長才醒過神來,他清了清嗓子,對1900說:“你不能彈鋼琴,這不符合規定?!?/p>
1900直視著船長的眼睛,學著丹尼的口吻說道:“去他的規定!”
在船工們的集體請求下,船長留下了1900。
1900也不負眾望,憑著自己過人的天賦和努力,終于成為了船上的御用鋼琴師。
一路走來,1900總是能很好地掌控著自己的情緒,即使再傷心憤怒,也從不在人前歇斯底里。
拿破侖說: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情緒與生俱來,高興了笑,不高興了惱,均出自本能。
但倘若不加控制,任由本能驅使,被情緒主宰,這樣的人生勢必要失控。
只有學會調節情緒,該放時放,該收時收,才能不被情緒所擾,獲得內在自洽。
理順了情緒,才能心態從容;掌控好情緒,才能主宰人生。
成為船上的御用鋼琴師后,1900愈發沉迷于音樂的世界。
他天真而率性,總能即興創作出各種美妙樂曲,讓乘客陶醉其中。
南來北往的乘客將他的事跡傳揚出去,慢慢的,他成了人們口中的傳奇。
爵士樂創始人杰利聽說后,頗為不屑,他決定跟1900進行一場“鋼琴決斗”,以證實1900是浪得虛名。
1900對“決斗”毫無興趣,卻有點期待能和這位有名的鋼琴家進行音樂交流。
因此,盡管杰利一來就對他冷嘲熱諷,說他“根本不配坐在鋼琴前”。
但1900不以為意,他始終抱著交流學習音樂的心態,絲毫沒有因杰利的影響,而生出勝負之心。
在比賽過程中,1900還試圖通過琴曲,委婉地傳達自己想要交流音樂的誠意。
但在杰利看來,1900的所作所為,要么是消極應對、藐視自己,要么就根本是技不如人。
于是,他當著所有人的面惡狠狠地說:“小子,你給我好好聽著!”而后,自顧自彈奏了一曲。
1900聽出了杰利話里濃濃的蔑視,明了對方根本無心交流音樂,只想要個輸贏,便決定全力以赴。
他氣定神閑地坐到鋼琴前,開始彈奏起一首節奏超快且原本需要“四手聯彈”的曲子。
美妙的樂聲以幾不可能的速度不斷地從鋼琴里涌出,在場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抽煙的人忘了手里的煙,拿著酒杯的人松開了手,戴著假發的老太太發套掉了也沒察覺。
直到1900微微喘著氣站起身,眾人這才醒過神來,他們對1900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和歡呼,現場的鎂光燈也紛紛記錄下這一刻。
自始至終,1900絲毫沒有受對方干擾,而是穩穩掌控著自己的節奏,最后輕描淡寫碾壓了對方。
聽過一句話:
生活沒有比較,每個人的路不同,守好自己的節奏便好。
人生如樂章,節奏需有格,曲子節奏不同,譜出的旋律也不盡相同。
倘若不能遵循一貫的節奏,那自然曲不成調,樂不成章。
真正清醒的人,都懂得堅持自己的節奏,不輕易為外事外物所惑。
在贏得比試后,1900名聲大噪,甚至有音樂經紀人帶著設備上船來給他錄唱片。
他雖無心名利,但對能錄音的設備有點好奇,便答應試試看。
就在著手準備彈奏時,1900的目光不經意間被窗外的一抹倩影吸引了。
那一瞬間,愛情擊中了這位心懷浪漫的青年。
他滿懷深情的目光癡癡地盯著窗外偶然路過的女孩,心中的萬般柔情轉化為一個個音符流淌在琴鍵上。
但窗外的女孩看不到窗內情形,也聽不到琴聲,她只把舷窗當鏡子照了照,而后便慢慢散著步。
直到女孩漸漸走出了視線,1900才戀戀不舍地給曲子收了尾。
初次邂逅愛情的悸動,讓這位年輕人心中升起了對人生的各種美好想象。
他迫切地想要接近那個女孩,告訴對方自己的心意。
他捧著初見女孩時錄的唱片,一次次假裝偶遇,卻又因膽怯和猶豫一次次錯過。
他甚至趁夜深人靜,潛入女孩所在的船艙,小心翼翼地靠近,貪婪地偷看女孩的睡顏。
直到女孩要下船了,他才終于鼓足勇氣,和女孩搭上話,要到了人家的地址。
此時的1900既激動又興奮,他決定追尋自己的愛情,他要下船,要去陸地上和女孩一起生活!
他收拾好行囊,跟船上的好友一一擁抱道別,準備離開。
然而,真當他踏上舷梯之后,卻又猶豫了起來。
只見1900的步子漸漸變緩,最后在離岸幾步之遙處停了下來。
他凝望著前方:嘈雜喧囂的城市,密密麻麻的高樓,來來往往的人群。
他真的能在那個環境里,既擁有愛情,又保持自己的音樂理想嗎?
心里有個聲音告訴他,一旦下了船,他的生活必將失控,自己之于音樂的理想,也必然要因現實而做出妥協。
那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想明白了這些之后,1900果斷轉身,回到了船上。從此便只在這一方天地,構筑自己的音樂理想國。
雨果說過:
知道在適當的時候管 住自己的人,是聰明人。
尤其在面對重大關口時,控得住行為,人生才不至失控。
萬物能量守恒,任情任性,既要又要,未來必將因此付出更大代價。
明確人生重心,知道輕重取舍,才能握住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故事最后,1900選擇與被廢棄的輪船一同灰飛煙滅。
看似悲情,實則他已尋到了另一種圓滿:戰火紛飛,硝煙四起,他卻在自己營造的音樂桃花源里,過完了簡單而純粹的一生。
有句話說得好:
人生像一場冒險,或者你去掌控它,或者它掌控你。
一路走來,正因1900始終能穩穩掌控著自己,他才能許自己一方寧靜天地。
控制好情緒,才能不意氣用事;
控制好節奏,才不會隨波逐流;
控制好行為,才不致自釀苦果。
愿我們都能步履堅定,理智前行,終得從心所欲的自在與愜意。
作者 | 悅熹,以筆為馬,馳騁理想與現實的原。
主播 | 韓丹,原廣播節目主持人,視頻號:韓丹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