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慷慨解囊的朋友們的打賞,我的推薦,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一直是我堅持的動力,非常感謝!
戰爭與暴力一樣,是根植于人類基因里的傳統,所以自從人類統治地球以后的千百年來戰爭不斷。尤其是在經歷了一戰、二戰以后。戰爭片也成了全球電影中最主要的類型之一。
我國拍出了《高山下的花環》、《三大戰役》、《集結號》等片;韓國拍出了《太極旗飄揚》、《高地戰》、《軍艦島》等片;美國拍出了《珍珠港》、《父輩的旗幟》、《拯救大兵瑞恩》等片;同時,包括《納尼亞傳奇》、《潘神的迷宮》、《鋼琴家》等一大批帶著一戰、二戰背景的電影也相繼上映。
而隨著現代局部戰爭沖突的爆發,與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有關的電影也相繼上映,《黑鷹墜落》、《全金屬外殼》、《美國狙擊手》、《孤獨的幸存者》、《紅海行動》等片,更是重新審視了現代戰爭。
這些戰爭片中,有的弘揚民族的偉大勝利,有的透過戰爭去講人性,有的以戰爭的名義表達反戰的思想,可是卻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去關注戰爭本身,直到俄羅斯電影《地獄尖兵》的出現。
《地獄尖兵》并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而是一部真正的教育教學片。因此,在豆瓣上有高贊評論稱:“有人拍戰爭片反戰,有人拍戰爭片??幔腥伺膽馉幤嶅X,這個戰爭片教打仗”。
電影《地獄尖兵》由安德烈·巴托夫執導,:阿列克謝·克拉夫琴科等人主演,于2022年10月在俄羅斯上映。在豆瓣上,共有2.7萬人為其打出了8.2的高分,是2022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電影之一。
嚴格意義上講,本片并不是一部故事片,而是一部現代戰爭教學片,是可以給每個軍營里的新兵反復觀摩的電影。甚至有人評論稱,本片“真實到像是實戰紀錄片”。
與傳統戰爭片相比,本片就是在顛覆,顛覆所有的電影類型,更對電影里的戰爭形式進行了顛覆。從傳統的單兵對抗或單一兵種對抗,變成了多兵種、多形式的戰爭對抗與相互鉗制,讓電影真實得像是教學片。
什么人性探討,什么社會壓抑,什么兄弟情深,在真實的戰爭與死亡面前,一切都是狗屁!
因此,落雪說一聲,《地獄尖兵》就是影史最驚艷的戰爭電影,且沒有之一!誰贊成?誰反對?
以下嚴重劇透,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先去看本片,再來看落雪推薦?。]有渠道的朋友,可以在菜單主頁點擊落雪觀影。)
1、真實到不像話
《拯救大兵瑞恩》里的諾曼底登陸戰真實嗎?《全金屬外殼》與《黑鷹墜落》真實嗎?都不如《地獄尖兵》來得真實。
其他電影是在戰爭的背景或設定下講故事,但《地獄尖兵》卻完完全全就是在講戰爭的細節。在這部電影里,沒有所謂的主角,也沒有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在戰場里,每個人都是“龍套”,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下一秒就死亡。
這里沒有誰會被“懷表”、“圣經”、“紀念品”、“突然摔一跤”等各種意外救一命,有的只是祈禱子彈打不中自己。也沒有誰是神槍手,能夠在戰場紛亂中直取敵方指揮性命,甚至都沒有生離死別的不舍,與割舍不下的戰友情。
這里有的,僅僅是一場戰爭,沒有多的話語、沒有多的動作,執行命令、消滅對方、完成任務就是戰爭的核心。
而士兵的核心就是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保住自己的性命。因此,能夠看到在電影中大樓爭奪的樓梯巷戰中,有著非常多的盲開槍、盲掃射,根本沒有把頭伸過去看前方情況的時候,大多數都是用手偏舉著槍直接開槍。
這就與大量影視作品中先露出一點頭,看清了對方以后再開槍的情況完全不同,也更符合實際,畢竟探頭看情況的時候,很可能就被對方干掉了,盡可能減少暴露面,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而且在堡壘防守戰中,本片也不會像其他電影一樣站在窗口居高臨下,對對方實行打擊。因為在每秒數十發子彈飛過的情況下,站在窗口就是找死行為。只有兩人共同站在窗邊,形成交叉火力,身體又被墻體保護著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而且武器優勢帶來的戰場優勢在戰爭中顯得格外明顯,姑且不論炮兵、空軍、指揮部之間的相互制衡,僅僅是在步兵對決中。白方作為進攻方,因為帶有大量破墻炸彈,所以才能在最快時間里通過破墻等辦法,打破據守方的主場優勢,才能在2個小時后以內成功拿下目標。
而且,此前從來沒有一部電影會刻意展現手雷的強大,但在《地獄尖兵》這種城市巷戰中,破墻炸彈+手雷+步槍發揮的威力極為驚人。在雙方僵持階段,手雷就是絕對的王者。
但這部電影最好看的地方,并不僅僅是真實的戰場行為,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聯合作戰思維。和李云龍的“平安格勒”戰役讓“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更讓觀眾看到了現代戰爭的配合與制約。
由步兵為始,海陸空三軍多維度戰爭的戰爭正式打響!
2、多兵種配合
不管在看關于一戰還是二戰,又或者是越戰、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戰爭片,我們發現所有的戰斗都是單一兵種的戰斗,哪怕有其他兵種之間的輔助,也是輕描淡寫。
但是在《地獄尖兵》中我們發現,所謂戰爭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沒有任何一個兵種,任何一支部隊是單獨存在的,都是相互配合,同時也引來了相互制約。從步槍到榴彈、坦克、迫擊炮、榴彈炮、火箭炮的不斷升級。
而兵種也從普通步兵到坦克兵、炮兵、雷達兵再到最后的航空兵,一次小戰役,就成功實現了多武器、多兵種的配合。并且,尤其是炮兵之間的相互打擊,甚至比步兵沖鋒更精彩。
故事開始于代號布列翁的白方小隊(多個小組配合),要在兩小時以內攻占被黃方占領的4座大樓,然后成功進入當地最高的9層高樓第九層中,找到黃方203mm口徑大炮基地,并給蘇-25殲擊機明確坐標,摧毀對方的大炮基地。
這個任務最難的地方就在于大炮基地的快速機動性,以及9層高樓的脆弱性,如果布列翁小隊不能在2小時內奪取高樓,那么要么對方大炮基地會轉移,要么對方坦克直接摧毀大樓。所以要趕時間,必須在2小時以內成功。
在布列翁的步兵小隊出發時,榴彈、步槍等步兵武器先是一輪沖擊,然后榴彈輔助。當巷戰進入白熱化僵持階段時,白方首先呼叫了BMP步兵戰車、坦克支援,而黃方此時通過無人機偵察發現以后,立即聯系附近的120mm迫擊炮進行防御,并由總部無人機提供實時數據,不斷校準方位。
為了應對黃方的120mm迫擊炮威脅,白方聯系反炮兵定位雷達小組,偵察到坐標以后,總部傳給D-30炮兵陣地使用122mm榴彈炮直接打擊黃方120mm迫擊炮陣地,并由無人機指揮不斷校準坐標與查看打擊效果。
隨著122mm榴彈炮投入使用,迫擊炮威脅暫時解除,那么為了應對白方的坦克威脅,黃方當即派出火箭兵反坦克,以及用無人機攜帶炮彈攻擊,坦克危機解除。
同時,黃方指揮部也通過無人機看到白方的行動路線,由此推斷出白方的行動目標,為了守護己方,派出步兵與多兵種進行增援。用無人機繼續搜查白方122mm榴彈炮陣地。
為此,白方必須通過電子戰干擾陣地雷達干擾對方無人機,確保122mm榴彈炮陣地安全,并及時轉移。而黃方通過無人機找到對方122mm榴彈炮陣地以后,命令己方152mm大炮對白方122mm榴彈炮陣地進行打擊,并由無人機提供方位及校準。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白方布列翁小隊的進攻,白方調來己方120mm迫擊炮兵對黃方的增援步兵及坦克進行攔截打擊。而黃方迫擊炮陣地再次復活以后,轉移的122mm榴彈炮陣地再次投入使用,打擊對方迫擊炮。
在黃方拿到美方提供的白方迫擊炮陣地坐標以后,黃方152mm大炮直接打擊白方迫擊炮陣地。而白方沒有黃方152mm大炮基地的具體坐標,就只有采用PC30多管火箭炮對黃方大炮大概區域進行覆蓋式打擊,解除迫擊炮陣地的威脅。
最終,黃方迫擊炮陣地被白方122mm榴彈炮打掉,且受到白方迫擊炮陣地威脅,于是采用240mm自行迫擊炮徹底打掉白方迫擊炮陣地。
為此,白方需要打掉黃方240mm自行迫擊炮陣地,且在白方布列翁小隊最后一人占領9層小樓找到黃方203mm大炮陣地、240mm自行迫擊炮陣地以后,指引蘇25殲擊機以搭載的導彈直接摧毀黃方兩大陣地,最終完成任務。
由此可以看出,戰爭其實并不是一個單一兵種的對決,而是多兵種的系統性打擊,就像下象棋一樣,在對方落子以后,必須在第一時間想到反擊的破解辦法。
可以說在《地獄尖兵》這部電影中,步兵是引子與核心,而炮兵的不斷升級與相互打擊,多兵種緊密無間又極為緊張的配合,才是這部電影最好看的地方。也由此看出了現代戰爭最核心的東西。
3、戰爭核心
看完《地獄尖兵》以后就會發現,在現代戰爭中除了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經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制空權,或者說是衛星定位權。
因為不管是戰斗機打擊目標,還是120mm、122mm、152mm、203mm、240mm大炮在打擊對方目標的時候,都需要有對方的精確坐標,而這些坐標一方面是由無人機提供,另一方面是由衛星定位系統提供。
因此,衛星系統的控制權是一個比升級武器更重要的東西,這也是俄烏戰爭中,據說俄軍中期失利的最大原因,也是我國堅持打造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核心原因。
另外,除了家國大事以外,在個人身上,學好數學真的非常重要,因為無人機指揮人員是要為炮兵提供詳細坐標的,甚至包括移動中的敵軍坐標,這些就需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
綜合來說,《地獄尖兵》沒有強烈的故事沖突,但是對戰爭的描繪真的是細致到了極點,簡直就是一部現代戰爭教學片,尤其是炮兵之間的相互壓制與相互打擊,更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而真實的軍人巷戰,都讓這部電影有著無與倫比的光環。
因此,落雪說本片是具有顛覆性與開創性的,直接在戰爭片的類型里開創出了一個子類型。說一聲本片是全球最驚艷的戰爭片,還有誰贊成?誰反對呢?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覺得落雪說的還有幾分道理的,就請轉評贊,隨便給一個,想從不同維度了解一部電影,想看好電影的話,麻煩大家關注落雪,謝謝!
感謝各位老師的打賞,相比于不多的幾元錢,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茫茫人海,能得到您的欣賞,是生命中難得的快樂。無以言謝,卻也只能說一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