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講:“中道,中正之大道也”。中道的意思就是,做事既不能過于保守,也不能過于激進,要走中間道路,思想要保持純正。
《易經》64卦中每一卦都分為上下兩卦。上下兩卦各三個爻,中間的那個爻就是處于中位。六個爻中,初、三、五爻是陽位,第二、四、上爻是陰位。陽爻處于陽位、陰爻處于陰位稱為得正。陽爻處于陰位、陰爻處于陽位就是不得正。如果一個爻能夠即得中位又得正,也就是又中又正,就是最吉利的。
易經
而在又中又正的位置上做事,就是走中道?!兑捉洝氛J為,以中道做事是最吉利最能成大業的。
中道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儒道佛三家思想都推崇中道原則。如果做事時,著重一方面的利益而壓制另一方面的利益,這就不是在走中道。必須持有整體觀念、大局觀念,各方面利益都兼顧到,才是中道的做法。
早在上古的堯、舜、禹時代,我國就十分重視運用中道思想。堯讓位給舜時就告誡舜要“允執厥中”,就是要真誠地保持中道,在處理政務時要牢記執行中道原則。后來舜讓位給禹時,也同樣要求禹執行中道原則。
從上古堯、舜、禹開始, 商湯、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以及漢、唐、宋、明、清至現代,中道思想在中國一直傳承了幾千年。
有些學者認為,中國的中就是“中道”的中,中國的意思就是走“中道”的國家。
中道
在我國古代的君王中,凡是行使中道思想治國的,往往國家就會興盛。而治國思想偏激、偏離中道思想的,國家往往就會混亂或者衰亡。
商朝的殷紂王就是因為過于偏離中道達到暴虐的程度,導致了國家的衰亡。漢高祖劉邦在建國后即封賞了自己所喜歡的部下,又封賞了平時多次與自己作對、自己最為痛恨的雍齒為侯。這種能兼顧各方利益的中道做法,打消了曾經反對過劉邦的一部分部下的戒心,使國家很快穩定了下來。這種不偏袒于自己喜歡的一方,而是兼顧各方面利益的中道做法,很受后世稱道,被后世紛紛效法。
中國的中道文化也是極其豐富的。儒家中庸思想、道家守中思想、佛家的中道思想、墨家中效思想、法家執中思想等,都屬于中道思想的范疇。
儒家的“中庸”思想認為,和諧是對立面之間互不相勝的均勢狀態。只有走中道,對立諸方才能互不相勝,其關系才能和諧。所以提倡走中道,對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是有積極意義的。
孔子認為,中庸是至高的德性。他在《論語·庸也》中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說,作為至德的中庸,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孔子
在混亂或戰亂的社會中,很多人都推崇強硬的處事方法,持中庸之道的人就會很少,也很難成就事業??鬃又v:“窮則獨善其身,達著兼濟天下”。在混亂的社會條件下,掌握中庸之道的人成不了什么事業,只能獨善其身。而在和平和諧的社會中,中庸之道之人則可以成就大業。
在現代中國國家越來越繁榮,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推進的時代,中道思想在中國將會越來越興盛起來。
上一篇:算命先生是怎么為人算命的?
下一篇:算命問卜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