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理候選人金陶塔斯·帕盧茨卡斯近日再次就恢復與中國的外交關系表態。他表示,如果上任將尋求恢復與中國大陸的全面外交關系,修復因臺當局在維爾紐斯開設所謂“臺灣代表處”而造成的裂痕。他在維爾紐斯表示,他對恢復與華外交關系持開放態度,支持通過恢復此前離開的兩國外交大使來修復關系。
盡管帕盧茨卡斯釋放出修復對華關系的信號,但他也強調,立陶宛不會“不計代價”來修復對華關系,其領導政府也不會改變目前的政策,包括繼續保持與臺灣地區的貿易聯系。他認為外交關系是交換意見和信息的一種可能,并不是軟弱或要犧牲什么。
據立陶宛媒體報道,帕盧茨卡斯本周早些時候重申,未來政府不會反對改善與中國的外交關系以及讓立陶宛大使重返北京的想法,但新政府“不會做出任何特殊讓步或其他事情”。
21日,立陶宛議會表決通過了帕盧茨卡斯的總理候選人資格。在議會同反對黨保守派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對于有聲音認為帕盧茨卡斯尋求恢復對華關系是為了使其控股的鋰電池生產公司從中獲益的說法,他予以反駁。帕盧茨卡斯表示,自己已經退出這些公司,并不再參與商業組織。他還補充說,鋰化學電池的生產和開發主要集中在東南亞、韓國和中國,如今并沒有替代品,定價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帕盧茨卡斯還向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遞交了未來內閣成員的候選人名單,提名現任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凱斯圖蒂斯·布德里斯為新任外交部長。布德里斯表示,在與總統會面時沒有詳細討論對華關系問題。不過,布德里斯稱立陶宛可以與其他面臨中國所謂“脅迫政策”的國家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