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稱欲與中國關系“正?;?/p>
立陶宛真的“回心轉意”了嗎?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11月17日報道稱,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此前一直在涉臺等問題上向中國發起挑釁,而如今隨著新政府上臺,立陶宛可能正在尋求修復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關系。但與此同時,仍有冥頑不化的立陶宛政客和學者談及俄烏沖突和美國大選因素,拒絕修復對華關系。在分析人士看來,雙方的關系已經很難和解。
立陶宛反對黨社會民主黨10月27日贏得議會選舉。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金陶塔斯·帕盧茨卡斯(Gintautas Paluckas)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采訪時說,他希望立陶宛和中國的關系能走向“正?;薄?/p>
“建立正常關系當然是一種愿望。因為盡管歐盟與中國的關系不是太好,會圍繞經濟、關稅和保護主義措施發生爭執,但歐盟也在努力維持(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帕盧茨卡斯認為,立陶宛當初允許臺當局設立所謂“臺灣代表處”堪稱“重大外交錯誤”,但他沒有提及改名問題。
“我們無需猜測,我們不清楚中國人會提什么要求。我們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彼f。
他10月31日接受波羅的海通訊社(BNS)訪談時也稱,一旦自己上任,其政府將尋求恢復與中國大陸的全面外交關系,修復因臺當局在維爾紐斯開設“臺灣代表處”而造成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