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這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留下來的財富,那一首首沁人心脾的詞句流傳至今,而在這些詩人、詞人當中,有一個極為特別的存在,她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說起李清照,古往今來有人說她天賦異稟,也有人感嘆她不忠晚節,她本是柔弱癡情的女子,愛風月,愛喝酒,愛寫詞,愛打牌,愛世間一切的美好和熱烈的事物,可誰能想到她的一生充滿了跌宕起伏,寫滿了愛恨情仇?
她的一生可以說是放蕩不羈愛自由,寫得了最清新的詞,喝得下最濃烈的酒,撩得了最暖的漢,亦可以撕最渣的渣男,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
年幼成名,嫁給自己最愛的男人,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可不想家道中落,父親被害,喪國喪夫,所托非人,種種苦難和劫數席卷而來,最后晚年凄涼孤苦,獨自一人每日守在窗邊,仿佛幾十年前,她等待著自己的丈夫歸來時的樣子,但早已物是人非。
她曾經因為向丈夫求歡,而寫下了一首《丑奴兒》,在詞中她用詞大膽,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算得上是一個另類的存在了。
而這樣的李清照,到底有著怎樣傳奇的一生呢?
千古才女,名動京城
1084年的宋朝,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司馬光耗時19年完成了《資治通鑒》,蘇軾也離開了黃州前往汝州赴任,黃庭堅被貶,李清照也是在這一年出生的。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也是當時的禮部員外郎,家室在當時也算得上是顯赫,而李格非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作為他的女兒,自然從小就耳融目染,出生就帶著書香氣。
因為李家是世代的書香門第,李清照出生之后自然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
在十幾歲的時候,自身的才華就已經流露在外,十七歲那年,她寫下《如夢令》,這首詞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沒人想到這樣一首精彩絕倫的詩詞,竟然是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之手。
這首詞是李清照在宿醉酒醒之后,擔心自家后院的海棠有感而發寫下的,而在此之前她已經寫過一篇《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當時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而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更是用詞巧妙,其中一句“綠肥紅瘦”更是堪稱絕妙之筆。
自此之后,李清照的名字響徹京城,在當時文豪輩出的年代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她的才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就連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和張耒都盛贊她的才華。
李清照雖然當時只是一個閨閣之中的小女孩兒,卻有著天縱之才,也漸漸地在北宋的文壇之中聲名鵲起,收獲了一大波的粉絲。
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才女,竟然還是個賭博愛好者,在當時的宋朝,有一種賭博形式叫“打馬”,有人說這就是麻將的前身。
李清照不止愛好打馬,還經常贏錢,平時一有時間,她總愛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打馬。
不僅如此,她還專門寫下了一篇《打馬圖序》,在這里面列出了二十多種游戲的方式方法,還對這些方式一一作出了自己的評價,并將自己的經驗也付諸其中,傳授給世人。
除了寫詞、賭博之外,李清照還有一項技能,也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她的酒量。
她本出生在濟南,自古以來山東老鄉的酒量,就在全國都是數得上數的,李清照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東女文豪自然也是海量的。
有道是“但愿海水變成酒,浪來一口喝一口;風過山東帶酒香,人過山東醉一場?!倍钋逭諓劬频某潭龋此脑~就可想而知,仿佛這詞中都是處處帶著酒香。
李清照目前流傳至今的五十八首詞作當中,至少有一大半內容當中,都提到酒或者與酒有關,很多人都說“李清照的作品含酒量,比李白都高”。
從這些都不難看出,李清照是個真性情的人,性格也算得上是非常的豪爽,當然李清照除了這性情,自己還是一個很拽的人,特別擅長懟人,她懟人的技術,如果放到現代被這些女孩子學了去,估計再也不會有人在吵架之后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好了。
說到李清照懟人,用一句話就可以簡單地概括“世上詩人千千萬,照姐懟了一大半”。
有人說李清照懟遍大宋的文壇,就連一代文豪蘇軾都沒能得以幸免,她不止一次地說蘇軾的詞音律不協調,還嘲諷柳永用詞低級庸俗,還有很多文人也都被她懟得體無完膚。
就是這樣一個才華與性情兼容的“千古才女”,在當時的北宋一時之間聲名鵲起,可以算得上是名滿京城了,很多適齡男子也投來了欣賞的目光,這其中就有她這一生最愛的男人,趙明誠。
佳偶天成,神仙眷侶
李清照從在京城文人圈嶄露頭角之后,就有很多人來上門提親,當然這些人并沒有人入得了她的眼睛,被她拒之門外,全軍覆沒。
直到她一日閑來無事在街上閑逛,遇到了趙明誠,趙明誠對她算得上是一見傾心。
當時李清照正在猜燈謎,趙明誠的心像是被小貓撓了一般,不自覺地就被眼前這個充滿靈氣的姑娘吸引了。
趙明誠這顆心就像是被點燃了一樣,左思右想最后鼓起勇氣上前與李清照打招呼,兩人這樣就算是認識了。
回到家的趙明誠,按捺不住這顆躁動的心,立馬找到了自己的父親,提出想要迎娶李清照的想法。
其父也是在朝為官,身居中書侍郎一職,與李清照的父親是同事,只是官職比李清照的父親大上那么一點,自然對李家也是非常熟悉,兒子想娶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當父親的當然會支持,很快就帶著禮品前往李家上門提親。
與趙明誠有過一面之緣的李清照,聽說上門提親的是趙明誠,就讓父親一口答應了下來,兩家喜結連理,很快就把婚事給辦了,開始了二人的幸福生活。
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之后過得非常幸福,兩個人十分的恩愛,不止一起攢錢買碑文和古董字畫回家一起研究,還每天出雙入對羨煞旁人。
從這首《丑奴兒》就不難看出,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好,就連求歡都能用寫詞作賦來表現,日子過得如膠似漆。
婚后不久,趙明誠要外出求學,李清照舍不得他離開,還在他臨走的時候在手帕上寫下了那首《一剪梅》讓趙明誠隨身攜帶,以解相思。
打那之后,趙明誠與李清照二人開始過上了聚少離多的生活,而李清照也是在丈夫不在身邊的時候就會陷入相思之中,每日站在窗口翹首以盼等待著自己的丈夫快點回家。
當然在那段相思的日子里,李清照還寫下了很多的詞寄給趙明誠,那首家喻戶曉的《醉花陰》也是在那段時期所作,詞中所透露出來的相思之情含糖量非常高,讓人讀了之后都能感受到李清照的那種想念與愛戀。
而往往太過于美好的時光,總會襯托著悲涼,與這段幸福時光相比,李清照的后半生卻是充滿了波折和悲苦。
天下易主,喪國喪夫
在宋朝時期,整個朝堂是十分動蕩的,變革與黨政之爭也非常的嚴重,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與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都是在朝為官,難免受到牽連,而第一個因為黨爭被牽連的人就是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
1102年時,宋徽宗提拔蔡京為宰相,蔡京一度成為朝中權臣,開始整頓與他對立的人,將其列為舊黨,包括司馬光、蘇軾在內的三百余人被列為元祐黨,當時也稱這些人為奸黨,李格非本就是蘇軾的門生,自然也深陷其中,遭到罷官免職也是在所難免。
與此同時趙挺之卻得到了重用,一路高升,坐上了尚書的位置,李清照想讓自己的公公救救父親,一再地請求趙挺之出手相救,可趙挺之自始至終也沒有理會,李格非也最終沒有逃離被打回原籍的命運。
隨之而來的就是朝堂頒布新令,兩黨之間不允許通婚,而李清照和趙明誠正是身處兩黨,被迫無奈,李清照揮淚告別趙明誠,兩人就這樣被生生地分開了。
在這之后,趙挺之更加得到宋徽宗的重用,隨即稱相,與蔡京在朝廷之中形成分庭抗禮的局勢,很快蔡京敗下陣來,被罷了相,這天下也算是得到了幾分安寧,李清照這才有了機會重新回到自己深愛的丈夫身邊。
可沒想到,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沒到半年的時間,蔡京復位,趙家被冤入獄,趙挺之含恨而終,李清照也只能跟隨趙家回到老家山東青州生活。
李清照也在這段時期寫了很多感慨之作,這些詞皆是字淺、情深,可字字句句皆是笑淚。她與趙明誠在青州一起生活了十四年,雖然那時候的他們沒有在京城的時候富足了,但卻過得很快樂,閑云野鶴,寄情山水。
但為了養家糊口,趙明誠不得不再次離家赴任,兩人又一次過上了聚少離多的生活。
很快,靖康之變致使二帝北區,趙構建立了南宋,戰亂不斷,哀鴻遍野,趙明誠的母親也在這時去世了,青州發生了兵變,李清照帶著多年攢下的輜重去投奔趙明誠。
兩年之后,趙明誠帶著李清照棄城逃跑,李清照見丈夫面對國難如此軟弱無能,氣憤不已,也在逃亡之時在烏江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絕句》,諷刺自己丈夫的懦弱。
這首詞是字字都扎在了趙明誠的心口上,在那之后的一段時間一直郁郁寡歡,最終疾病發作去世了。
趙明誠去世之后李清照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沒能從喪夫的悲痛之中走出來,她輾轉反側來到了杭州,本以為一切能夠重新開始,可沒想到等待她的竟然是一個渣男。
手撕渣男,悲涼終老
李清照初到杭州,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張汝舟,初識之時,張汝舟對李清照是非常的溫柔體貼,展開了一段猛烈的追求,李清照在這種強烈的攻勢之下也敗下陣來。
她原本以為趙明誠去世,張汝舟對她百般呵護可以給她一個安穩的后半生,已經49歲的她再次穿上紅色的嫁衣,嫁給了張汝舟??蓻]想到這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原來張汝舟看中的并不是李清照這個人,而是傳聞中她手中多年積攢下來的文物古籍。婚后沒多久張汝舟就暴露了本性,當他得知李清照的這些珍藏早在逃亡的路上被人搶奪一空,他便換了一副面孔。
原本的溫柔細語變成了惡語相向,原來的溫柔體貼變成了拳打腳踢,李清照終于看清楚了這個男人的真面目,將他告上了衙門。
可那時的律法,妻子狀告丈夫是要蹲大獄的,但李清照寧愿蹲大牢也不想再跟這個渣男生活在一起了。
但這一次李清照還是贏了,當她走出監牢,一切恍如隔世,她寫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或許就是她當時的心境吧!
此時的李清照已經年過半百,她的詞里再沒有了年輕女子的天真爛漫,晚年她寫下了那首《武陵春》。
之后的二十年中,李清照獨自漂泊,整理趙明誠的遺作,獨自將《金石錄》整理完成,還為之寫了后續,至此一部考古大作完成。
71歲的李清照悄然離世,沒人知道她走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境,只是悄悄地結束了這傳奇的一生。
她的一生在不斷地失去,失去愛情,失去安逸,失去國家,失去家庭,但最終她并沒有失去“千古第一才女”的驕傲與才情。
而也是這些生活當中給予她的痛苦,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大幸,她將自己的一生化作一首首詩詞流傳至今,字字句句都在敲擊人的心靈,也讓后世永遠地記住了這個才華與性情兼具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