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一年,還是老搭檔最合適。
36氪從多個獨立信源獲悉,過去一段時間,暴雪與國內多家游戲廠商洽談了“國服回歸”事宜,最終選擇與網易重新牽手合作。
36氪就此消息向網易求證,截至發稿對方沒有回應。
據了解,在合作確定后,網易和暴雪需要重新搭建國服運營團隊,并測試服務器和相關系統,因此玩家們期待的游戲重新上線,可能要等待半年或更長時間。
網易暴雪的“離婚”是今年游戲圈的大事件。2023年1月24日,暴雪游戲平臺的中國“戰網”服務器正式關閉,長達25年的暴雪中國業務戛然而止,“戰網”的國服數據也被封存起來,等待新的合作伙伴再次開啟。
關服近一年的時間里,騰訊、網易等一線游戲大廠均傳出過與暴雪的國服合作消息,但都沒有下文。
據知情人士透露,暴雪當時給出代理分成條件很苛刻,即使是網易這樣合作了十多年的搭檔都難以接受。而其他廠商若要和暴雪合作,則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技術和運營成本來搭建服務器和游戲平臺,成本不低。
在網易此前公布的信息中表示,“戰網”所提供的營收占比僅為個位數,與暴雪停止合作并不會對營收和利潤造成明顯影響。另一方面,據財報顯示,暴雪的幾款游戲在國服每年的分成大約有20億元人民幣,只占動視暴雪整體營收的3%。
當然,從端游/手游收入占比的角度來看,端游仍然是網易立足于中國游戲市場的根本。
2022年,網易游戲及相關增值服務凈收入約745.7億元,其中手游收入約462億元,端游收入約228億元,后者占比達30%;作為對比,騰訊2022年游戲業務總營收2074億,其中手游收入約1605億元,端游收入約為469億元,后者僅占22%。從兩家同時擁有大量手游和端游產品的企業營收狀況來看,網易的端游收入占比明顯更高。
過去幾年,中國手游市場規模飛速增長,除了其游玩門檻低以外,“短平快”的開發模式能夠讓一款質量尚可的手游迅速完成開發、上線、盈利。然而,隨著12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網絡游戲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其中對“游戲前期測試”、手游普遍存在的收費模式等有所約束,手游行業可能會迎來發展瓶頸期,這也就給了計時收費類、買斷制的端游更多機會,網易主陣地中的《夢幻西游》PC版(計時收費)、《永劫無間》(上線前兩年為買斷制,總銷量超過2000萬份)等類型的游戲就包含其中。
對網易來說,與暴雪十幾年的合作運營經驗還在,重新達成合作后,游戲也有望在幾個月內回歸。
除了國內市場環境存變以外,此前分歧很大的網易和暴雪之所以選擇再次合作,背后的原因可能與動視暴雪內部變化有關。
今年10月,拉鋸已久的“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案”正式結束,意味著動視暴雪即將在高管團隊配置、戰略方向等方面進行調整,以適應微軟在游戲領域的布局。
收購完成后,動視暴雪CEO考迪克宣布,將在2023年內繼續留任CEO作為過渡期;近日,微軟宣布考迪克的“last day”是12月29日,2024年他將正式離開自己工作了32年的公司。
在玩家群體中,圈內人稱“魔鬼CEO”的考迪克口碑并不好。
此前《紐約時報》曾報道,在動視暴雪的收購案仍未落地時,暴雪曾提出要求網易一次性支付5億美元的天價續約條件,使很多玩家對暴雪大感失望,矛盾的源頭也直指時任暴雪CEO的考迪克。
作為商人,考迪克曾以44億美元收購動視,不僅拯救了瀕臨破產的公司、讓自己獲得了數十倍的收入,還以核心高管的身份帶領公司成為了全球游戲巨頭??嫉峡艘苍诮峭袆撧kIW工作室,并推出口碑極佳的《使命召喚》系列,讓很多玩家成為了動視暴雪的粉絲。
但近幾年動視暴雪的經營策略接連出現失誤,《使命召喚》等第一方系列游戲難以讓玩家滿意,新作在第三方平臺上的評分普遍較差,暴雪IP中也沒有再出現《魔獸世界》這樣的現象級作品。
任職于知名游戲媒體Kotaku的記者杰森·施雷爾表示,在收購案完成后,他與數名動視暴雪員工進行了交流,大家都對這次微軟成功收購動視暴雪感到很興奮,因為公司管理層終于能換人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參與網易暴雪合作的很多網易員工對考迪克的口碑不佳,此前的“分手”事件中,考迪克也被認為“扮演著惡人形象”。此次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和考迪克離開公司,或許也是網易和暴雪緩和關系的原因之一。
長遠來看,《網絡游戲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最終落地還有一段時間,相關部門也在完善其中細則,但未來很多存在風險的“短平快”游戲將會越來越難以獲得生存空間,成熟的IP和游戲回更有機會存活下來。
今年11月,戰網iOS端App突然進行了一次更新,而且iOS用戶可以直接訪問內容,也被懷疑是新版國服戰網客戶端已經在測試中。
如今,屬于考迪克的時代即將落幕,現任暴雪娛樂總裁Mike Ybarra表示中國大陸有眾多熱愛暴雪游戲的玩家,暴雪希望自己游戲能遍布全球,包括中國市場。在商務條件合理的情況下,暴雪國服回歸對網易和玩家來說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