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原創】過去兩天,零一萬物的熱度超過正在進行的CES。
1月2日,零一萬物與阿里云成立“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推動大模型從技術到應用的發展。其背后的更深入合作,則是零一萬物預訓練團隊和Infra團隊轉手阿里云,雙方達成一次各取所需的合作與交接。
除了大模型公司在預訓練投入與商業化緩慢之間的巨大鴻溝,國內的AI人才荒也是本次雙方合作的重要基石。
在過去一年半,字節開啟空前的人才網羅行動,阿里則成為人才流失的重災區。公開信息顯示,字節不僅挖走零一萬物前預訓練負責人黃文灝,谷歌原VideoPost項目負責人蔣路、面壁智能原核心成員,也從阿里云挖走通義千問核心技術負責人周暢,及其手下的十多名團隊成員。據介紹,字節為周暢提供一份難以拒絕的8位數的薪酬包,其團隊成員同樣獲得了相當于阿里P10、P9級別的優厚待遇。字節的Seed團隊(專注大模型底層技術研發)和Flow團隊(負責AI原生應用研發)的規模分別迅速擴張到150人和300人。
此次阿里云與零一萬物的戰略合作,也被認為是在填補阿里云的技術空缺,穩定市場信心。
“一些成員擅長和愿意投入Scaling Law,所以部分團隊會通過聯合實驗室和阿里深度整合?!崩铋_復在回應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
1、“強強聯合”背后
在過去一年,零一萬物三位重量級負責人相繼離職——8月技術聯創、算法副總裁黃文灝轉投字節,9月產品負責人曹大鵬離職。零一萬物8月完成A輪融資,來自某國際戰投東南亞財團,融資額在“六小虎”中并不突出。
人員動蕩下,零一萬物的大模型訓練依然取得不錯成績。
2024年10月,零一萬物曾發布新旗艦模型Yi-Lightening,在國際權威盲測榜單LMSYS上,超越OpenAI的GPT-4o-2024-05-13和Anthropic Claude 3.5 Sonnet,排名世界第六。
這個成績在當時超出零一萬物團隊的預想。LMSYS屬于盲測榜,通過平臺隨機比試與匿名眾籌,進行線上盲測評選,測評結果受到OpenAI、Anthropic、Google、Meta等企業的認可。
零一萬物內部員工表示,團隊也沒有想到Yi-Lightening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本來只打算將結果簡單發布,成績出來后隨即決定開線上發布會。李開復在會上宣布,“零一萬物緊隨OpenAI、Google之后,與xAI打平,進擊全球前三大模型企業?!?/p>
這是對零一萬物大模型團隊的一次證明,比如與稠密模型架構不同的MoE架構、獨特的混合注意力機制(Hybrid Attention)、動態Top-P路由、 多階段訓練(Multi-stage Training)等?!拔覀冇懈墒斓挠柧毞椒ǎ换藊AI成本的1%或2%,做出來的Pre-training模型跟Grok-2-08-13打平?!崩铋_復解釋。
同時零一萬物還透露,李開復博士正在接觸“一位預訓練大咖,非常厲害?!蹦壳翱磥碚恰禠oRA:Low-Rank Adapt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的二作YeLong Shen,曾任微軟Azure AI首席研究員。
盡管由于預訓練投入與商業化營收之間鴻溝,讓零一萬物調整戰略縮減團隊,這樣一支成熟的大模型訓練團隊依然價值不菲。
《智能涌現》報道稱,零一萬物預訓練團隊收到阿里“通義”的offer,Infra團隊則收到了阿里智能云團隊的offer。
2、AI人才荒凸顯,缺口高達數百萬
過去一年,阿里云不僅要在模型性能面臨國內外挑戰,在人才爭奪上也面臨激烈競爭。
2024年11月,阿里起訴通義前員工周暢違反競業協議的仲裁案,暴露了大廠之間的人才軍備競賽。周暢2017年加入阿里巴巴,花名“鐘煌”,曾參與多款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模型的研發。2024年7月,周暢以創業為名提出離職,并簽署了競業協議,隨之離開的還有十幾名團隊成員。幾個月后該團隊均低調加入字節跳動,從事大模型相關工作。
阿里對周暢提出仲裁并要求巨額賠償,同時尋找新的“AI戰略人才”。
急于補充AI人才的不止阿里,近期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親自挖來95后AI女工程師羅福莉,或供職于小米AI實驗室,領導小米大模型團隊,并開出了千萬元級別的薪酬offer。
事實上,不僅AI頂尖人才的年薪破千萬,各行各業都加入這場AI人才爭奪戰。
脈脈高聘發布的報告顯示,大模型算法研究員新發崗位平均月薪高達6.4萬元,領跑高薪崗位榜。新金融科技行業為多個崗位開出了全行業最高薪資,如人工智能工程師平均月薪為67460元;智能硬件行業的產品經理和銷售經理薪資也高于其他行業。
隨著大模型應用的普及,大模型開發人員也水漲船高。算法工程師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崗位,需求量最大,新發崗位占比接近一半,達到46.45%。自然語言處理崗位占比11.04%,位居第二。
同時國內的AI人才更多集中于應用層。根據中科科界的數據,應用層AI人才占比達到54.3%。這些人才在實際項目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迅速推動AI技術的應用和普及。而基礎層人才存量較低,僅占17.1%。
高薪搶人背后,AI人才缺口仍然明顯。麥肯錫公司此前發布的報告預計,2030年中國對熟練AI專業人員的需求將增至2022年的六倍,達到600萬,而AI人才缺口可能多達400萬。
在本次人才競速中,阿里與零一萬物無疑完成一次各取所需的合作。零一萬物剝離投入巨大的預訓練和Infra團隊,輕裝上陣,為全力沖刺商業化做好準備。阿里則補充彈藥,填補技術空缺,穩定市場信心。
只是不知道,下一個面臨著陸的大模型公司,會不會有零一萬物的智慧和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