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個職業一直是非常讓人羨慕的,因為教師工作穩定,尤其是受今年疫情影響,大家都迫切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教師還有寒暑假,受人尊敬。
但是教師的工資待遇還是不同的,和地區有關,比如鄉村地區的教師薪資待遇就和城里的老師不同,還和教師的職稱有關。
而教師的工資由很多部分組成,有基本工資、補貼,還有績效工資,可盡管是這樣,對部分教師來說,仍然不是很公平。所以,國家教育部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予以重視。
教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薪資或許又將會迎來改革:要求禁止平均主義,而且部分教師,比如一線教師、班主任和高級職稱教師的工資可能會上調。
其實,給這些教師上調工資也是科學合理的,他們對教學事業貢獻突出,工作繁忙,體現著教師的高素質和高尚的師德,不少人也說“鐵飯碗”更加穩了。
雖然教師薪資迎來好消息,但是想成為教師并不容易。尤其是想要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有不少條件才行。
想當老師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擁有教師資格證。擁有教師資格證是大家成為教師的第一步,也是能夠獲得大家認可的說明,如果想成為人民教師的話,首先就要拿到教師資格證。
教師資格證分為筆試和面試,一年兩次,不同學段不同科目有不同等級的教師資格證,大家根據實際需要報名考試就可以,最好留出充足的時間來準備。
淵博的學識。能夠為人師者,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成為教師還要具備的條件就是要有淵博的學識,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綜合素質能力。
不僅要通曉自己任教學科的內容,還要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淵博的學識才能夠讓學生敬佩,也是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思想行為端正。我們通常說的師范,也就是說成為教師的條件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而且教師除了教書以外,還要育人。
而教師思想和行為端正才能夠給大家樹立一個好榜樣,讓同學們也感受到正能量,成為積極樂觀向上的人。
有愛心和耐心。大家都說教師是一個良心活,有愛心、責任心的教師才能夠教出優秀的孩子。
另外,成為教師也需要足夠的耐心,耐心為同學們講解,讓同學們如沐春風,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愛上學習,學生有問題才會發問,慢慢得到解決。
以上就是成為教師需要具備的幾大條件,雖然教師行業有很多好處,薪資待遇總的來說也非常好。但是成為教師可沒有那么容易,同樣需要大家付出眾多努力。
教師們的工作非常辛苦,尤其是班主任,教師更是為教育事業奉獻終生,更需要大家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在教育領域實現自己的價值。
為什么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當教師了?
其實雖然表面上看,現在的年輕人好像對教師行業并沒有以前人那么重視了,但實際上每年報考教師的人卻依舊非常多。
而且也不是年輕人不愿意當教師了,而是教師編制難考,很多人想要當但卻未必有機會。公立學校編制又有限,沒有退休教師就沒有空編,這樣年輕教師想進也進不去。
再有就是現在的教師工作量很大,也很累人。不僅要教授孩子們知識,同時還要面對家長的不解和領導的指責,這些都是很讓人頭疼的問題。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老師就是朝九晚五的工作,還有節假日、寒暑假期,相當愜意。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
老師們每天不到7點就得到班上看著孩子上自習,晚上下班后還需要備課、批改作業等等,每天不忙到12點都難休息。
而且現在很多地方的教師薪資水平確實也不高,收入差距也比較大。但就這樣還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國家要給教師漲工資,甚至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確實有些一線城市的教師工資比較高,但那只是少數,大多數教師的工資都不如普通上班族高。
最后就是有的人對現在教育行業的失望,雖然家長們都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大多都功利性太強。而學生們上課又都睡覺、玩手機、不聽課現象普遍。
這讓很多老師都感覺失去了自我價值,也容易陷入到自我否定當中。所以常會有不愿意從事這個行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