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司法保護基地”和“環境保護法庭巡回審理點”,在貴陽長坡嶺國家級森林公園正式掛牌成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青山萬疊,碧水千隈。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貴州殷實的家底,是確保貴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和底氣。如何切實保護好這片綠色底色?
近年來,貴州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用法治之力護佑綠水青山。生態法規出臺頻度密集、生態執法監督尺度嚴格……在法規和制度的硬約束下,貴州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制定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赤水河是長江流域一級支流上唯一無水壩的“原生態河”,孕育了兩岸數千家白酒企業,既是中國優質醬香白酒重要生產地,更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
多年來,貴州高度重視赤水河的生態保護,早在2011年,《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頒布實施;2014年,《貴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出臺。
大江大河保護還需“攥指成拳”。2020年,《貴州省赤水河等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出臺。省內流域包括烏江、赤水河、綦江、柳江、沅江、紅水河、北盤江、南盤江、牛欄江、橫江等水系干流,按照“誰超標誰付費,誰保護誰受益”“市縣為主,省級獎補”的原則,開啟“統一方式、統一因子、統一標準”的流域橫向補償機制。
赤水河。林泓泉 攝
此外,貴州在全國率先建立“五級河湖長制”,首創四級“雙總河長”、獨創“四大班子人人當河長”,全省4697條河流(湖)共設置22755名河湖長,實現所有河流、湖泊、水庫等實行監管全覆蓋。
高山流水,成為潤澤貴州、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
河湖保護是貴州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貴州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多個“率先”——
在全國率先建立首個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
率先實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
率先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
率先在西部建立跨省域橫向生態補償制度;
…………
制度之網不斷織密織牢,如今,全省基本建立了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較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守好黔貴大地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開出“制度良方”。
最嚴密的法治護佑綠水青山
喀斯特地貌占全省總面積62%的貴州,奇絕壯美與破碎脆弱伴生,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修復難度很大。然而,破壞生態環境的案件卻時有發生。
啃最硬的“骨頭”,解最難的問題。貴州敢于動真碰硬、攻堅克難,堅決查處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與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開展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利劍專項行動,堅持“零容忍”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立案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1351件,罰款金額1.36億元。釋放出“決不能讓制度規定成為‘沒有牙齒的老虎’”的強烈信號,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烏江。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杰 攝
今年6月,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省檢察院通報十起貴州省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典型案例,省高院通報十起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涉及污水處理、非法捕撈、礦山修復、生物多樣性等。
典型案例的發布充分體現了貴州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助推生態環境保護的堅定決心,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形成了震懾,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警示一面”的治理效能。
2020年,省檢察院與省高院等10余家單位會簽《關于在環境資源犯罪案件中全面實行生態環境修復的意見(試行)》,在省級層面創新生態環境恢復性司法。
同年,代某某一行4人以食用為目的,在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道非法電魚,捕撈漁獲物共計190條。除了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4人還被判令:在職能部門監督下實施增殖放流價值2萬元的魚苗,修復漁業生態;義務巡河6個月等。
擎法治利劍,一手抓打擊、一手抓修復。多年來,貴州努力實現“辦一個案件,修復一片生態”的司法保護效果,用法治守護一條條河流、一座座青山。
探索環境司法專門化新路徑
法治守護綠水青山,也護航“金山銀山”。
2022年,全國首個茶產業環境保護法庭在湄潭縣法院誕生,黔茶法治化保護開新篇。該院將與“茶”環境、“茶”原料、“茶”產品、茶企業、“茶”人員、“茶”文化等涉茶物權保護、侵權責任、合同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各類民商事案件統一歸口審理。
“以前還有個別村民在自家茶園使用違禁農藥,現在都不敢了,只種‘干凈茶’,我們村的茶葉現在賣得好得很?!变靥犊h界溪村村民龍香美高興地說。
湄潭茶海。貴州日報天眼記者 王瑤 攝
早在2007年,貴州成立全國首家環保法庭,開啟環境公益訴訟的先河,探索了環境司法專門化的新路徑。
經過16年的先行先試,貴州環保法庭緊密結合貴州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自然遺跡等,將貴州茶的生長環境、醬香型白酒的生產環境、黔金絲猴的生存環境等貴州獨有的生物多樣性要素納入司法保護范圍,構建完善具有貴州特色的環境司法保護體系。
今年3月1日,《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首次從法規層面明確“生產環境保護”概念,為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有力支撐。
制度、法治的創新,折射的是保護理念之變、發展理念之變。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任務,貴州將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法之力,共筑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屏障,用實際行動作答百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愿景,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瑤
編輯 王劍
二審 王遠柏
三審 干江東 謝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