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臺流傳著一封《致全體校友及在校師生建議書》,聚焦了清華大學113周年校慶期間的一起事件。4月26日至28日,眾多返校校友在校園東南門外某餐廳聚餐后,上百人遭遇食物中毒,癥狀涵蓋嘔吐、腹瀉、發熱等。這份日期為5月1日的建議書,由材料系、化工系、計算機系及校手球隊等至少129人聯名簽署。海淀區疾控中心于5月3日晚確認已啟動調查。
建議書詳細說明,受影響的校友來自材料系1989級、化工系2000級、計算機系2004級及校手球隊等,他們在同一餐廳用餐后,在相似的時間間隔內出現中毒癥狀。截止5月1日,已有超百人報告不適,且部分患者,包括年長者,需長期治療。一位清華校友透露,已就此事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疾控中心亦介入調查,并批評餐廳處理態度敷衍,缺乏對食品安全的基本尊重。
盡管在市場監管局的協調下,餐廳退回了部分餐費,但在醫療費用、誤工補償及徹底查明原因上,雙方未達成共識。值得注意的是,涉事餐廳在大眾點評上顯示暫停營業,評論區中有多條與事件相關的留言。有顧客提及市場監管局和疾控部門進行了大規模調查,而餐廳曾回應稱食材檢驗合格,暗示諾如病毒可能通過其他途徑傳播,但該回復隨后消失。另一用戶反駁稱是細菌感染而非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屬于易導致急性胃腸炎的病原體,其特點為感染劑量低、傳播性強,常見于秋冬季節及人群密集區域。至于涉事餐廳,其以粵菜為主,創建于2004年。記者嘗試聯系餐廳,被告知餐廳正在休假,可留下聯系方式等待經理回電,但截至發稿時尚無回應。此外,海淀區疾控中心早前已確認正對該事件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