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好好看一看美麗的藍色星球,看一看祖國的錦繡山河,找一找一路走來養育培養過我的地方,也想替我可愛的孩子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到底會不會眨眼……”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八號瞄準25日20時59分發射。今天(24日),本次任務的飛行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與公眾見面。
內斂細致,說話不徐不急的航天員李廣蘇是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當中的新面孔,也是第三批18位航天員里唯一的文科生,經過三年多的刻苦訓練,他完成了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
文科生→飛行員→航天員
“很驚訝!終于如愿了”
1987年,李廣蘇出生在江蘇徐州沛縣,記憶里的童年,有蟬鳴、蟋蟀、青蛙的叫聲,有拖拉機的轟鳴,也有直升飛機從頭頂飛過。
航天員李廣蘇:我記得上小學,我在回家的路上,聽見天上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我抬頭一看有一架特別大的直升機就從我頭頂上飛過,當時我心想,如果我能坐在飛機里,該有多酷??!
和許多孩子一樣,李廣蘇按部就班地讀書、升學。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他依循興趣和專長選擇了文科。直到高三那年,經過嚴格的飛行員選拔,李廣蘇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正式開啟飛行員的生涯之旅后,理論學習階段,李廣蘇在文科生的隊伍里成績相對不錯,沒有遇到太大困難;第一次由后艙的飛行教員帶領著飛翔藍天的時候,他卻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難題。
先一步飛上天空的隊友告訴他,飛行的感覺很刺激、很好玩兒。輪到李廣蘇的時候,他才發現,初教機座艙里的汽油味兒、天空中的氣流顛簸,并不總是令人興奮和愉快。
航天員李廣蘇:我慢慢開始變得不舒服,甚至有點想惡心嘔吐。但我知道,如果在天上嘔吐了,就有可能面臨停飛,所以我一直在忍受著。
后來,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李廣蘇不斷克服、忍耐、調整自己的狀態。直到成為一名戰斗機飛行員,開始獨自駕駛戰機飛行,他才找回了自信。
李廣蘇表示,自己之前飛的是國產的三代半飛機,執行了很多任務,那些都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2018年5月,我國啟動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這個消息,讓符合各項選拔條件的李廣蘇十分興奮。
2020年9月,經過層層選拔,李廣蘇從眾多報名參選的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中的一員。李廣蘇表示,聽到這個消息后很驚訝,感覺有點不真實,反復進行了確認,“終于如愿了,加入到光榮的隊伍里”。
“感受到堪比重備高考的壓力
誰能想到多年后還得再學高數”
作為第三批18位航天員里唯一的文科生,航天基礎理論課程,讓李廣蘇感受到了堪比“重新備戰高考”的壓力。
李廣蘇表示,當初學理科比較吃力,所以才選擇了文科,沒想到多年后,還是沒能逃過要學理科的命運。
航天員李廣蘇:我比較焦慮,因為好多東西老師一講,戰友在下面頻頻點頭,但我真聽不懂。我就經常私下問戰友、老師,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包括高數,誰能想到這么多年后我還會把它翻出來再學一下?
李廣蘇介紹,那段時間,他和隊友們度過了許多個不眠的夜晚。“在學改裝機型理論時,理論有及格線,但從沒有人說多少以上是及格,大家都是奔著100分去,能考100分堅決不考99分?!?/p>
除了基礎理論學習,前庭功能的訓練對李廣蘇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忍著,通過一次又一次、一圈又一圈旋轉,讓自己去適應,最后很從容地完成了?!?/p>
按照航天員訓練大綱,第三批航天員開展了八大類、百余項的訓練。從身體到意志的磨練,從耐力到專業知識的提升,這些都是成為航天員的必經之路。在近三年的時間里,李廣蘇完成了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入選神舟十八號乘組。
航天員李廣蘇:經過基礎理論、專業理論以及方方面面的訓練,基礎打得比較牢了,再加上整個乘組的磨合訓練,執行任務的底氣越來越足。
△ 2023年8月25日,李廣蘇參加人船合練進入返回艙。
他說自己是奔向宇宙的“蝸?!?/p>
“穩穩當當走好每一步”
心之所向,行必能至。當李廣蘇回顧走過的路,有過剛入隊時對未來一無所知的迷惘,有過像備戰高考一樣緊張學習,有過狹小環境里72小時不眠不休,有過荒漠野外環境下的饑渴難耐,有過重整行裝再出發的堅韌不拔……
對于即將到來的太空之旅,李廣蘇充滿了期待——期待7.9公里/秒的速度與激情,期待失重帶來的別樣體驗,體驗沒有翅膀但是依然可以飛翔的美妙感覺。
△ 今年3月15日,李廣蘇在水下訓練。
從文科生到飛行學員,再到入選神十八乘組,李廣蘇的職業履歷,在外人看來,或許是高歌猛進、格外順遂。
他卻說,自己像是一只領悟能力并不那么強的“小蝸?!保诰W絡世界,李廣蘇給自己的微信取名“狂奔的蝸牛”。“在個人成長進步的道路上,穩穩當當走好每一步,堅定走好每一步。哪怕我是一只蝸牛,我也要狂奔起來,奔向宇宙、奔向太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