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當副省長不久后,第一次碰到的一件十分頭疼,也十分棘手的大事。頭疼是因為省委書記深夜親自打了電話,棘手是這兩個人物都是有名的不好對付的人,讓我這個一介書生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沒想到這么一個天大的難題,什么工作也沒有做,就圓滿徹底地解決了?!?/p>
4月18日,微信公眾號“山西文學”發表知名反腐小說作家、山西原副省長張平一篇題為《沉默大佛與無言口碑》的文章,其中披露了早年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時任大同市長耿彥波兩人,圍繞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工作交集細節。
耿彥波在2008年任大同市長以后,大刀闊斧地推進了當地城市建設、文物保護等工作,強勢“造城”,鐵面“拆遷”。他在大同市民間享有盛譽,同時又飽受質疑與批評,有“現實版李達康”之稱。
耿彥波 資料圖
“國家文物局局長雷霆震怒、省委書記深夜電話”
據張平在文章里回憶,“那一天記得已經很晚很晚了,大約深夜12點,突然接到了紅機電話。我先是愣了一愣,緊接著嚇了一跳,省委書記的嗓音。這么晚了,一定是大事!還沒等我反應過來,書記嚴厲的聲音便跟了過來:‘耿彥波在云岡石窟干什么了,你知道嗎?’我正琢磨著該怎么回答,書記又來了一句:‘國家文物局單霽翔你熟嗎?’”
“熟悉,政協我們在一個組?!?/p>
“那你明天一早就趕到大同去,單霽翔明天也一早到。耿彥波這些天在云岡石窟不知道都折騰了些啥,讓人告到國家文物局了。”
張平認為,“書記是個作風十分嚴謹的領導,之所以半夜打來電話,估計單霽翔的那一段話,確實把問題寫得很嚴重?!?/p>
他介紹,耿彥波市長在大同維修云岡石窟的事,自己自然是知道的?!暗唧w要把云岡石窟修復成什么樣子,目前正在實施怎樣的工程,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工程到了哪一步,自己并不是十分清楚。”
“作為大同市長的耿彥波,既是專家,又是領導,在文物維護和修復方面,政績卓著。王家大院、榆次老城、綿山開掘、晉祠重修、蒙山大佛,幾乎都是他的杰作。這些地方至今都是旅游勝地,名聞天下。即使是文物專家也都心悅誠服,在地方干部和群眾眼里,也都是神一樣的存在。耿彥波想干什么,跟著他干就是了,一般也沒有什么人會對他工程指手畫腳,說三道四?!?/p>
但這次不同,省委書記的電話剛放下不久,省政府秘書長,省文物局,省委辦公廳的電話也都一個接一個打了過來。
張平寫道,這些電話都是“一個意思,國家文物局長單霽翔把耿彥波市長正在維修云岡石窟的行為幾乎說成是‘對文物的極大破壞,將會對這一歷史文化遺產造成難以估量的重大損害……’”
第二天六點多,張平趕到大同時,沒想到單霽翔早已在五點前就趕到了云岡石窟。
他表示,自己當時雖然認識單霽翔,但是對這個面相和藹的局長并不真正了解?!耙恢钡鹊皆谡ぷ鞣止芪奈锖螅耪嬲懒藛戊V翔的厲害。這個國家文物局長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請,不住套間,不坐頭等艙。”
“說實話,對行政工作,自己初來乍到,完全是門外漢,面對著這樣兩位政界要員,問題究竟該怎么解決,心里一點兒沒譜。到了大同早飯也沒顧上吃,就直奔云岡石窟?!?/p>
張平回憶,等在石窟大門口的大同市政府辦公室主任一見面就對他說,單霽翔和耿彥波一大早就在一起了,就他們倆,不帶車,誰也不讓跟,先是在溝里轉,這會兒又爬到山上去了。主任看看時間,“你看你看,說是等你來了再吃早飯,可你看現在都幾點了,我們都餓得前心貼后心了,他倆好像都不知道已經快到吃午飯的點了。”
利用這個空兒,大同市政府辦公室主任還把單霽翔發火的來龍去脈大致給他講了講?!捌鋵嵕鸵粋€意思,真正想把云岡石窟維護好,實在很不容易?!?/p>
微信公眾號“山西文學” 文章配圖
耿彥波云岡往事:受告狀檢舉無數、凌晨四點等候調查
文章里,張平介紹說,當時的大同,一是因為氣候的變化,二是由于處處蓄水截流,三是受困于云岡四周諸多煤礦的開采,早已是水源枯竭,河流干涸。經年塵土飛揚,風沙遍野,特別是煤礦開采和二氧化硫造成的空氣污染以及酸雨侵蝕,對云岡石窟的維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僅僅幾十年,當初石窟外壁星羅密布的萬千石佛,當時已經所見無幾。
耿彥波當了大同市長,第一件事就是對云岡石窟這座世界文化遺產,進行了大規模的全方位的維護和修復。關閉遷移數十座煤礦,恢復生態,改道云岡石窟上方的運煤公路,封閉云岡四周山嶺,截斷私自偷觀石窟所有的人行通道。還有一個重要舉措,在石窟前沿的山溝和石窟四周的區域蓄水筑池,要把云岡石窟還原為一個潔凈而又濕潤的區域小氣候。
“當時單霽翔局長最為擔心的恰恰就在這里,因為在告狀信里面,也不乏一些專家的聲音。如果把云岡石窟放置在一個潮濕的環境里,必然會對云岡石窟造成更大的侵蝕和破壞?!?/p>
張平表示,耿彥波當時帶著單霽翔,其實就是一次現場解說,把當年流經云岡這一帶的水道和池塘一一指說給局長?!皢戊V翔很可能就在那個時候,發現了這個干巴瘦的市長耿彥波,在維護云岡石窟工程方面,已經做了大量開工之前的考察和調研工作?!?/p>
“今天看來,這是一個真正的大手筆,連馮驥才也說,耿彥波這個舉措,應該是從根本上解決了云岡石窟的維護問題。但這一系列舉措,也極大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于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檢舉揭發和告狀信,就有了單霽翔雷霆震怒,嚴厲批示,連夜趕來調查,就有了省委書記半夜電話,讓耿彥波凌晨四點就等在這里的文物事件。”
整件事是“很快就證實了的誤打誤撞和誤判”,張平在文章里總結說,耿彥波毫無私心,集思廣益,認真調研,貨真價實地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耿彥波十分幸運,云岡石窟也同樣十分幸運的是,碰到了一個在工作上格外較真,對文物保護舉措十分務實從善如流的單霽翔,居然連夜親自趕到云岡石窟,非要把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明明白白。而且對就對,錯就是錯,有了偏差,立刻予以糾正。如果換作另外一種性情的領導,作一個嚴厲的批示,也就完事了,至于工程對不對,有沒有問題,那就再也不會過問了,這樣一來,那耿彥波的這個黑鍋可就不知道要背多久了,云岡石窟這個維護工程也不知要拖到哪年哪月了。
張平還提到,那天等大家看到他們兩個從山頭上走下來時,所有的人都有些發懵。他們倆一路比比劃劃,滔滔不絕,情緒熱烈,言談不休,都已經好幾個小時了,依舊毫無倦意。那模樣,就好像兩個好朋友,很多年沒見面了一樣。
“直看得我兩眼發愣,什么叫惺惺惜惺惺,眼前就是?!睆埰秸f。
張平猜想,當時他們之間肯定有過一番激烈的爭執和交鋒,當然也會有各執一詞的訴說和辯解。但最終是怎么說服了對方,怎么感染了對方,那就不得而知了?!笆畮啄赀^去了,今天看來,縝密的科學數據,完全證明了當時的舉措對云岡石窟的保護功不可沒,功德無量。”
根據張平的回憶,當天吃午飯時,單霽翔說,“我回去就寫報告,如何保護文物,大同就是一個標桿,云岡石窟就是一個典型事例?!?/p>
耿彥波一副十分謙虛的樣子,“局長指出了很多問題,做了很多指示,我們一定認真改正,認真完成?!?/p>
單霽翔當時甚至提出,要用杭州西湖的辦法,用鋼化玻璃做成巨型罩子,就像罩住雷峰塔那樣,把云岡石窟也整個罩起來。
“令人惋惜的是,云岡石窟巨型鋼化玻璃罩子的設想還沒落實,單霽翔就調到了故宮?!?/p>
至于耿彥波,在大同五年,他幾乎完全復原了一座大同古城。張平說,去年他到大同,晚上游覽古城,城墻上游人如織,熱鬧非凡,車水馬龍,一片鼎沸。于今耿彥波已經離開大同十多年了,但那個導游一邊解說,一邊仍無比自豪地說了無數遍“我們的耿市長”。
張平在文章里介紹說,單霽翔和耿彥波有兩個共同的好朋友,馮驥才和韓美林。
同年秋天,聽說上述事件,到訪云岡石窟的二人異口同聲:“張平你一定要把這件事寫出來,國家有這樣的干部,才是老百姓的福氣。”
那天他們到了云岡石窟,在景點辦事處,“馮驥才一臉赤誠,畫了好幾張大畫;韓美林揮筆如飛,寫了差不多兩百幅大字。兩個人這么慷慨大方,就一個意思,你耿彥波當市長不易,為了修復文物古跡,處處求人,處處說好話,用我們這些字畫,作為禮物送給他們,肯定讓你求人辦事能更容易一些?!?/p>
2013年初,耿彥波調離大同,眾多市民上街請愿,希望“耿市長”能留下來。張平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感慨萬分,但一點兒也不覺得奇怪。
他表示,“之后每當聽到單霽翔、耿彥波的消息時,總是止不住就想起了馮驥才那句話,國家有這樣的干部,才是老百姓的福氣。國家有這樣的干部,更是中國文化的福氣?!?/p>
2024年4月拍攝的云岡石窟(視覺中國)
云岡風波的來龍去脈
2009年8月,科技日報刊發報道《以文物保護的名義——云岡石窟環境治理工程爭議調查》,據介紹,自從云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開始,一些文物保護專家便對其方案提出質疑,人工湖是專家質疑的焦點之一。
“云岡石窟的巖體極為脆弱,最怕水,尤其怕干濕交替,一吸收一蒸發,巖體就容易剝落”,中國文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認為,這么大面積的人工湖,而且離石窟這么近,造成整個小環境的改變,對石窟將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
時任大同市文物局局長高東森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罢驗榇笸指稍?,且空氣中浮塵較多,挖掘一個人工湖或許能起到滋潤和凈化空氣的作用”,高東森說,“當然這是我們的一個設想,并沒有經過科學的研究”。
報道援引史料稱,修建伊始,在距離云岡石窟 25 米的地方曾有河道如玉帶穿流而過,河邊綠樹成蔭,美不勝收。而到了金代,古人發現水對石窟的巨大破壞力,為了保護云岡石窟,才將這條河流改道到距離石窟四五百米處,即今天云岡石窟南面已經干涸的十里河。
大興土木之后對遺產真實性的損害,也是爭議之一。有專家提出,“新修的建筑是對云岡石窟的重新解釋,現在我們能知道它們都是假的,但是50 年以后100 年以后,或許沒有人能知道真正的云岡石窟是什么樣子”。
當時,高東森在和記者見面時說,“從今年年初以來,我連一天都沒有休息過,終日在工地上忙碌,耿市長比我們更忙,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到工地,晚上十一點多還在開會。大同等了多少年才等到了今天這樣的發展機會!”
面對各方的質疑,高東森向記者道出了他們的委屈:“在過去這么多年里,云岡石窟什么都沒有動過,周邊的村莊、煤礦幾乎包圍了石窟,拆遷一直沒能成行,空氣污染、酸雨、煤灰、居民生活的排放物無一不對石窟產生惡劣的影響,專家們從來沒有提出任何意見,而云岡石窟的風化一天比一天嚴重?,F在我們想做事了,想發展了,提意見的卻來了?!?/p>
有專家認為“云岡石窟周邊環境整治是一件好事”,但在這件事情上,當地政府“犯了兩個嚴重錯誤,一是在云岡石窟保護范圍內大興土木,違反了文物保護法,二是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就搞這么大的工程,后果不堪設想”。
同年8月,科技日報曝光的山西省大同市“云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被國家文物局緊急叫停。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8月20日晚在北京約見了時任山西省文物局局長施聯秀和大同市市長耿彥波,召開調查處理專題會議,確認該工程違法,并代表國家文物局黨組傳達了處理意見。
國家文物局調查組認為,人工湖、仿古商業一條街、窟前道路和廣場等項目均在云岡石窟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未依法履行審批程序,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屬于違法建設工程。專家認為,該工程影響了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人工湖的修建將對文物本體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性質惡劣。
當時,國家文物局要求,立即停止大同云岡石窟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所有違法建設行為。停工期間,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全部撤出施工場地。大同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制定并落實文物本體安全的措施,確保文物本體安全、游客安全和云岡石窟正常開放。大同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盡快履行《云岡石窟保護總體規劃》的報批手續。山西省文物行政部門和大同市人民政府要組織專家,對違法工程給文物及其背景環境所造成的損害后果進行評估,聽取專家對整改措施的意見和建議,并上報整改方案。同時,國家文物局要求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耿彥波解釋說,這個工程是2009年省政府重點工程,雖然沒有報國家文物局批準,但已經上報了省政府,而且還獲得了山西省政府7000萬元的可持續發展基金?!斑@個工程投資較大,老百姓拆遷很多,要盡快處理好停工和整治的關系?!钡硎?,將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文物局意見,使云岡石窟大景區的整治更好更科學。
之后在2010年5月,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來到大同市考察調研,對該市文物古跡、傳統民居的修復與保護以及恢復舊城風貌等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單霽翔認為,大同市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尺度保持和諧;文物建筑的修繕經過論證,成果顯著。希望大同市再接再厲,在文物保護方面取得新的成績。
據大同市委市政府新聞中心發布的新聞稿,云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給單霽翔留下深刻印象。
他指出,云岡周邊拆除了大量的不協調建筑,改善了當地民眾的居住條件,整個工程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對于進入景區的游人來講,他們參觀的環境、購物的環境、休息的環境以及獲取多樣化知識的環境都會有所改善提升。對整個城市經濟來說也是不可低估的。他還就云岡石窟保護涉及到的窟檐研究、防止風化等部分問題提出了意見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