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順義的阮大爺終身未婚,膝下也無子女。在村里的主持下,2011年開始,阮大爺和同村的男子劉某軍簽下遺贈扶養協議,約定劉某軍給老人養老送終,老人將所有財產遺贈給劉某軍。2023年,阮大爺因病去世,留下五套剛剛分到的安置房。近日,順義法院判決認定,阮大爺留下的五套安置房的所有權益,應該由照顧老人十多年的劉某軍繼承,并對劉某軍的行為予以肯定。(據4月23日北京日報客戶端)
據報道,2011年,生活無依靠的阮大爺向村委會求助。因劉某軍一家與其關系較好,且在村中口碑較好。在村委會的協調下,劉某軍同意照顧阮大爺。并簽署了《遺贈扶養協議》,約定由劉某軍照顧阮大爺并負責生養死葬,阮大爺將其位于該村的房屋在內全部財產遺贈給劉某軍。
此后的十多年里,劉某軍承擔起了對阮大爺的扶養責任,甚至全家搬至阮大爺家一起生活。一家人為阮大爺過生日、劉某軍的孫子孫女向老人磕頭拜年、小孫女為老人洗腳……
老人生前得到家庭般的溫暖(圖源:北京日報)
那時候,阮大爺并沒有五套房,劉某軍對老人的照顧,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體貼入微。村民也證實,阮大爺的生活水平跟同村人相比在中上水平?!袄先嗽瓉矸尾缓茫瑒⒛耻娊o裝了5個增氧機。老人每天早上要吃煮雞蛋、喝奶,劉某軍連續十幾年都做到了,早餐時常改換口味,熬粥、做面條、燉肉……”
照顧過老人的都知道,這活并不好干,需要耐心與細致,還需要愛心。堅持十多年對一個并非親人的老人無微不至,那就更不容易了。劉某軍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可以說是自身有著優秀的品質,對老人有愛心,稱得上是尊老敬老的好榜樣。
2023年3月,阮大爺近800平方米的宅基地被劃入拆遷項目,老人因此獲得安置房5套。這一年10月,阮大爺因病去世,劉某軍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并為其購買墓地,料理喪葬事宜。
由于協議書里寫明,“保證悉心照顧遺贈人,讓老人安度晚年”。劉某軍的所作所為,完全配得上協議書里的承諾。按照協議書的約定,他得到房子是順理成章的事。
老人生前得到良好照顧(圖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這個結局令人欣慰,一方面,劉某軍一家以自己的溫暖與善良,糅合成愛心傾注到阮大爺身上,踐行了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也是完成了一件值得稱道的善舉,體現了心地善良與信守諾言的可貴,另一方面,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體現了公平合理。
網友基本上是支持這個結果,認為是好人有好報的表現。因為劉某軍履行了遺贈扶養協議,十二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老人,讓其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幸福。按協議得到老人的遺產是應該的。既不存在法律問題,也不存在道德問題。因為他照顧老人時,老人名下并沒有五套房子,他是在老人需要幫助時挺身而出,伸出了援手,論跡也罷,論心也罷,他的善行都經得起檢驗,并非為了貪圖什么。
此前受到關注的“上海老人300萬房產贈水果攤主”一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涉案房屋及房屋內財物歸原告水果攤主劉某所有。這個判決也被認為是對弘德揚善之舉的回應。得到房子的人看似幸運,實際上也是為老人付出過的,這是他的善行換來的回報。有網友說,得到悉心照顧的老人何嘗不是一種幸運。雙方都是付出者,又都是受惠者,可以說是愛與善良的雙向奔赴:你對我有情,我對你有義。
常言道,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類似照顧老人得到房產的事情,本質上是公平正義的體現,符合好人有好報的社會期望。愿有更多人間大愛的雙向奔赴,有更多的佳話溫暖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