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這個“冰箱殺手”的新聞層出不窮:
“24 周孕婦吃不潔食物產下巴掌寶寶”;
“老人因食隔夜菜患腦干腦炎住進ICU”;
“女子長期吃冰箱冷凍食物不加熱患腦膜炎”。
從這些報道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廚房里的“定時炸彈”好像專挑老人、孕婦等較為“弱勢”的群體“下手”。它就是:李斯特菌。
什么是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單核球增多式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也是兼性厭氧細菌,可以引起人與動物共同患上李斯特菌病。
比新聞中更加可怖的是,這種細菌其實存在于各種環境中,并且它的主要傳播方式與媒介就是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其中,乳制品、包裝色拉以及肉食是“儲存”它的主要環境。
除了廚房中,李斯特菌還存在于什么地方?
李斯特菌只感染老人和孕婦嗎?
不是的!其實所有人群都是李斯特菌的易感人群,但由于健康人群具備較為完備的免疫能力,可以攻擊各類細菌,所以相對而言,李斯特菌多見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孕婦。
孕婦感染:可能會出現流產、死胎。另外,還可能導致新生兒敗血性肉芽腫,新生兒可在產道內以及產后被感染,隨后1~3周發病,主要表現有高熱、驚厥、嗜睡等
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腦膜炎,還可能透過血腦屏障、腸道屏障等保護而引起敗血癥[1]。具體可能出現高熱、頭痛、惡心、嘔吐、昏迷、休克、抽搐、偏癱,最嚴重可能出現死亡。
怎樣預防李斯特菌感染?
在參與病畜的飼養和管理時,要注意自身保護。另外,要避免食用生病的動物,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被感染過病菌的乳、肉、蛋感染。
尤其是奶制品、肉類食物,一定要加熱透再吃,另外,不要食用冰箱儲存過久的食物。對于孕婦來說,要有意識避免吃各類生冷食物。
將食物生熟分開儲存,動物性食品應進行徹底的加工,冰箱中儲存的即食食品、牛奶、熟食等應充分加熱后食用。最后,不可以飲用未經消毒的牛奶!
【文末提醒】李斯特菌病是所有食源性細菌感染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可在春季發生,在夏、秋季呈季節性增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