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性生活的友情婚”,這一概念隨著社會中年輕人對傳統婚姻模式的質疑與疏離逐漸浮出水面。高昂的結婚成本、對愛情信念的動搖,使得許多年輕人選擇不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在日本,一種名為“友情婚”的新型婚姻形態悄然興起。
友情婚,顧名思義,是兩個并無戀愛關系的人基于共同利益、觀念契合,即便缺乏性愛基礎,仍能通過深厚的友情與關愛紐帶締結合法婚姻。這樣的夫妻在法律意義上存在,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擺脫了傳統婚姻的社會束縛,性生活在其中并非必要元素。他們可能共同生活,也可能各自居住,若渴望擁有子女,則借助科技手段如試管嬰兒來實現?;橐鰧λ麄兌裕袷且粓鲭p方均可受益的“交易”,各項事宜均可協商決定。
令人驚訝的是,友情婚允許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與其他個體發展戀愛關系,這一突破常規的設定無疑挑戰了人們對婚姻的傳統認知。據統計,日本已有相當數量的年輕人接納并實踐這種新型婚姻,某婚戀網站的數據顯示,其會員中有超過四成成功通過該網站匹配成婚,且參與者以高學歷、經濟獨立的女性為主,平均年齡約為32.5歲。
友情婚的另一稱呼為“契約婚”,其理念并非現代社會獨創。過去,類似的婚姻形式常以契約形式出現,旨在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在富裕階層,這種以家族利益為重、情感基礎薄弱的聯姻被稱為“家族聯姻”,常見于文學作品與影視劇中。如今的友情婚,可視作普通版的家族聯姻,參與者僅需遵循個人意愿,與對方簽訂友情婚協議即可結為夫妻。
婚后,友情婚的雙方是否會因朝夕相處而產生深厚感情,甚至演變為真實的戀人關系,答案因人而異。事實上,這種情況并非毫無可能。然而,必須指出,盡管世界各地包括富人階層在內已出現多元化的婚姻形態,但在中國,婚姻始終承載著責任,與道德緊密相連。對待婚姻,人們應秉持嚴肅認真、負責任的態度,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能視之為一場游戲或純粹的商業交易。
婚姻的本質,應當是愛情升華的產物,是為構建家庭而形成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社會基本單位。因此,面對日本的友情婚現象,我們不應盲目跟風,婚姻大事絕非兒戲。對此,您持何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