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四五月份
是楊棉飄飛的高峰期
鵝毛般的飛絮挺壯觀
啊嚏~啊嚏~
光看圖鼻子就癢癢的了~
楊棉飄來飄去,眼都迷了
而且很多人對它過敏
還極易引發火災
這不
菏澤一男子點燃楊棉
造成部分樹木焚燒受損
而他也為之付出了被拘留10日的代價
5月7日16時許,在成武縣文亭街與小清河路路口附近的一樹林發生火災,成武縣公安局城區派出所、消防大隊同時到達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經查,村民任某開車行駛至此處時,有事將車停在路邊,發現旁邊樹林里有許多楊棉,出于好奇用打火機將楊棉點著,不慎引發火災。因無法控制火勢,他緊急撥打110、119等救援電話,城區派出所民警及消防人員迅速趕到將火撲滅。此次火災面積達120余平米,造成6棵桃樹及竹林被燒,6棵楊樹樹枝被烤,給群眾造成損失。
5月8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有關規定,任某的行為構成過失引起火災,成武縣公安局依法處以任某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五百元的處罰。
全市兩天接報楊棉火災 277 起
菏澤市消安委發布緊急通知
5月5日
菏澤市消防安全委員會發布
關于切實加強楊棉火災防范的緊急通知
具體內容如下:
各縣區消防安全委員會,市消防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當前,我市進入楊棉火災高發期,加之風干物燥,楊棉四處飄散堆積,極易引燃建筑物造成生命財產損失。5月3日、4日,全市共接報楊棉火災 277 起,其中牡丹區62 起、開發區44起、曹縣 30 起、巨野縣 28 起、東明縣25 起、鄄城縣22起、定陶區 20 起、鄆城縣 17 起、高新區16 起、單縣8 起、成武縣5起,起火區域多為鄉鎮、農村。各縣區、各部門要充分認清當前嚴峻形勢,樹牢“兩個至上”理念,扎實做好楊棉火災防范工作。
一是強化火災處置。各縣區已投入執勤的鄉鎮政府專職隊要合理劃定防控區域,最大限度輻射周邊鄉鎮、農村,力爭做到全覆蓋,針對楊棉火災多發區域視情安排前置備勤力量,鄉鎮街道要對人員、車輛、器材裝備給予充分保障。村(居)兩委要抓緊成立由村干部牽頭、具備火災撲救能力人員組成的微型消防站,配備小型消防車或由農用車加裝水箱、水泵改裝的滅火車輛,開展不間斷防火巡查。要動員村民家中配備與生活用水相通的滅火軟管、鐵锨、掃帚等簡易滅火設施,提升村民自救能力。要強化村民自救—農村微型消防站—鄉鎮政府專職隊三級處置模式,及時消除初起火災。各村要設置消防儲水池和消防取水點,滿足滅火救援需求。
二是強化源頭管控。各鄉鎮街道、村(居)兩委要切實負起責任,組織人員及時對房前屋后、鎮村主干道、道路兩側溝渠、可燃物堆垛、農機廢品站等易造成楊棉堆積的區域打掃清理并集中掩埋或澆水。各縣區政府要調集環衛灑水車對鄉鎮、農村主干道進行不間斷灑水覆蓋增加濕度。電力部門要加強對供電線路的檢查,及時吹掃附著在線路表面的楊棉。各行業部門要督促本系統單位加強楊棉火災防范,及時清掃處理,堅決防止楊棉在易燃可燃物尤其是加油加氣站、石油化工企業等易爆裝置、設備周邊堆積引發火災造成更嚴重后果。
三要強化宣傳教育。各縣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微信播放、播發楊棉火災警示和防范措施,各鄉鎮街道要發動派出所民警、網格員、村(居)兩委工作人員、消防志愿者隊伍等走村入戶開展宣傳,鄉村“大喇叭”要不間斷播放,教育群眾對點燃楊棉危害的知曉率,提醒村民對房屋周邊、院內的楊棉及時清理后澆水或掩埋,及時掃除戶外電氣線路燃氣管道表面附著的楊棉,在廚房等產生明火的房間安裝紗窗并噴水保護,教育兒童不要玩火點燃楊棉,指導村民配備簡易滅火設施,及時消除初起火災。在農村文化廣場、主干道、休閑活動區等村民聚集區域張貼楊棉火災防范提示和火災警示案例,教育村民不要隨意丟棄煙頭,廣泛宣傳引發火災承擔的法律責任,形成警示效應。
菏澤市消防安全委員會
2022 年5 月5日
楊棉起火1分鐘引燃汽車?
不信看這兒!
楊柳絮起火,蔓延速度有多快?
北京消防大興消防支隊在一家汽車解體廠使用楊柳絮做了一項引燃汽車的試驗。楊柳絮在遇到明火2秒內迅速燃燒,1分鐘左右就將汽車引燃。
△楊柳絮燃燒實驗
現場試驗中,消防官兵用打火機將一輛報廢小汽車車底下的楊柳絮引燃,楊柳絮在遇到明火后2秒內迅速燃燒。加之風勢較大,火災迅速蔓延,大約1分鐘就將汽車車底引燃。
燃燒2分鐘左右,汽車“轟”的一下發出一聲爆響,火迅速向四周蔓延,將所到之處的可燃物引燃,一邊停放的其他車輛也被引燃。
據在場的消防官兵介紹,巨響是火勢造成汽車爆胎所致。實驗證明,楊柳絮火災蔓延速度極快,而且發生火災后不宜控制。
楊棉具有易燃、燃燒速度快等危險特性,為避免因楊棉大規模飄落帶來火災安全隱患,請廣大人民群眾不要隨意點燃。
大人尤其要加強對兒童的安全教育,嚴禁兒童點燃楊棉。
夏季是火災頻發的季節,因此希望廣大群眾平時加強消防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識和基本自救能力。
如一旦發現火情,應及時撥打119報警,避免重大火災事故發生。
故意點燃楊棉造成火災的,將依法處以拘留,情節嚴重的,依法按照失火罪、放火罪追究相關刑事責任。
往
期
回
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