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到深圳市人民醫院進行院士查房活動,并與該醫院聯合開展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疑難病例討論。
針對檢查出肺結節要如何分情況處理的問題,鐘南山分享了自己最新的一項研究——肺結節人工智能診斷系統?!霸跈z查人群中,約有30%的人CT顯示有結節。然而,并非所有肺結節都具有典型的影像學表現,所以存在被誤診的風險。我們通過調查發現,普通醫院的肺結節誤切率接近20%。如今,我們通過肺結節人工智能診斷系統,能將誤切率降到8%?!辩娔仙秸f。
據悉,肺結節人工智能診斷系統具有病灶智能識別、病灶良惡性判斷、基因突變預測、自動報告等功能,助力肺結節和肺部腫瘤的精準診療,降低誤診、漏診的概率。
對于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顯增多的情況,鐘南山認為,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常規原因,即天氣驟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病毒容易進入呼吸道。二是因為長期戴口罩也會使得自身免疫系統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
“除非出現病毒大流行的時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則不是特別主張長期佩戴口罩。”鐘南山說。
12月初,官方曾發文:
這5種情形應戴口罩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流感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指導公眾科學佩戴口罩,12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制定了《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
應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
(1)出現發熱、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傳染病癥狀者或已明確為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感染者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或與他人近距離(小于1米)接觸時。
(2)前往醫療機構就診、陪診、陪護、探視時。
(3)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托幼機構等脆弱人群相對集中的場所,外來人員進入時和公共服務人員(如醫護、餐飲、保潔、保安等)工作期間。
建議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
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建議大家要隨身攜帶口罩,根據情況科學佩戴口罩。
(1)乘坐飛機、火車、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
(2)進入超市、影劇院、客運場站、廂式電梯等環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時。
(3)與出現呼吸道傳染病癥狀者共同學習、生活或工作期間。
溫馨提示: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等高風險人群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建議要科學佩戴口罩。
建議可不佩戴口罩的情況
進行體育鍛煉時,處于露天廣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時或者3歲及以下嬰幼兒。
其他注意事項
(1)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呼吸道傳染病癥狀者建議佩戴N95或KN95等顆粒物防護口罩(無呼吸閥)或醫用防護口罩,其他人員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兒童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呼吸道傳染病癥狀者建議選用兒童防護口罩,其他兒童建議選用兒童衛生口罩。
(3)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和需求自主選擇是否佩戴口罩,在弄濕或弄臟后應及時更換。
(4)心肺功能障礙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佩戴口罩。
(5)口罩產品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