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143團文化體育廣場出現了大量黑色昆蟲,引發了民眾的擔憂。經石河子大學農學院植保系副教授雷勇輝辨認,這些昆蟲為疑禾犀金龜,其大量涌現符合其生物習性,屬正?,F象,與地震無關。
疑禾犀金龜無毒,對人畜不構成危害。其幼蟲名為蠐螬,屬于地下害蟲,會啃食小麥、棉花、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的地下根莖。幼蟲與成蟲均可越冬,通常在每年4月中上旬氣溫回升時羽化出土,進行尋偶、交配、產卵等活動。成蟲具趨光性,晝伏夜出,一年僅繁殖一代,只要有植被的地方即可生存繁衍。
值得注意的是,疑禾犀金龜并非首次在該地區出現。早在2023年4月中上旬,它們就曾在143團及市區大量現身。
雷勇輝解釋道:“每年春季氣溫回暖時,疑禾犀金龜便會開始羽化。這段時間恰逢其繁殖季,與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并無關聯?!?/p>
隨著天氣轉暖,部分蛹羽化為成蟲并陸續出土遷飛尋找配偶。廣場夜間高亮度的燈光吸引了趨光的疑禾犀金龜,進一步導致成蟲大量聚集。
針對民眾將疑禾犀金龜的出現與災難或地震前兆相聯系的擔憂,師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萬中兵作出回應。他指出,師市已部署11臺地震監測臺站及20臺地震監測終端,并在各團場設置“三網一員”。在接到143團文化體育廣場出現黑蟲的報告后,應急管理局通過監測數據及對“三網一員”的電話回訪,確認未發現任何地震前兆跡象。
師市應急管理局提醒公眾,面對此類現象應保持冷靜,切勿信謠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