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炘蕊(山西大學)
4月9日,@老鄉雞 官方賬號發布《老鄉雞內部報告七連曝——第六彈》,稱在公開了20萬字的《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外,還將公示所有正餐菜品的加工方式分類,并以顏色作為區分:綠色為餐廳現做,黃色是半預制,紅色是復熱預制。報告顯示,老鄉雞當前正餐菜品中“餐廳現做”占比高70.6%。(4月9日 西部決策)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梅菜扣肉使用槽頭肉的亂象,直接撕開了預制菜的遮羞布。這無疑讓本在輿論爭議之中的預制菜,再度站到風口浪尖。更有不少人對火爆的老鄉雞餐廳提出質疑,對此,老鄉雞沒有簡單地以是或者不是作為答案,而是以坦誠布公的方式交付了滿意的答卷。筆者認為,此種“自曝”行為,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是一種“穩贏”的手段。
平心而論,把關食品安全是餐飲行業共同的責任與使命,但老鄉雞此次亙古未有的透明公開行為,可謂是打響了中國餐飲供應鏈公開第一槍。但是,真正值得稱贊的不僅僅是其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監督的非凡格局,還有他們自揭缺口展露不足的勇氣,比如雞肉食材的部分外采,比如中央廚房的配送時效等等。老鄉雞的這種坦誠,不僅沒有讓老鄉雞“掉粉”,反而圈了一大波好感,消除了消費者的“信任危機”。
隨著人們對預制菜的刻板印象不斷加深,以及食品行業“害群之馬”的頻頻出現,市場問題已經不單單是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更多的是對品牌信任的缺失。這一困擾飲企業的問題,就這樣被老鄉雞用一招完美化解了。正如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在2024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所說,“餐飲的下一站是人情味”。這一頗具“人情味”的舉措,無疑為其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讓其在餐飲行業走得更遠更高。
此外,老鄉雞還打破了餐飲行業供需信息壁壘。老鄉雞把全部產品的關聯供應商、操作工藝、配送方式,全面無保留地進行展示,把這些被很多品牌“奉若珍寶”的絕密資料全面公開。對于老鄉雞而言,他們恐怕非常清晰地認知到,競爭壁壘一定不是供應商信息和產品。?????????????????????????產品可以被學習,但優秀的企業卻始終難以超越。如此超前的思維,可能意味著更加長遠的發展未來。
“民以食為天”,老鄉雞用坦誠與透明的“自曝”行為贏得了“穩贏”的局勢,成為放心廚房引領者。如果我們的身邊多一點這樣的老鄉雞,又何愁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