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真的會把成績單寄給家長嗎?這兩天,有網友把這件事曬在了網上,引起了熱烈討論,有網友說:“萬萬沒想到,讀大學了還跟小學生一樣擔心爸媽看到成績單。”
網友“酸奶”曬出的帖子顯示,學校把成績單寄回家了,帖子上還可以看到學生的部分考試科目,比如普通化學、身體素質課、思想道德與法治、中國近代史綱要等等,成績單上蓋著浙大教務處的章。
不少網友覺得意外,大學竟然還有成績單,還會寄回家?網友在這個帖子下面留下了幾百條留言。從發言情況看,有部分網友來自浙大,也有網友來自別的高校,分享了與成績單有關的一些趣事。
很多學校有類似做法
記者了解到,很多大學都有類似的做法,有寄成績單的,也有發送成績查詢短信的。
武漢大學的老師介紹:“家長可以用學生賬號查詢成績,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老師會聯系家長。”
杭電會給大一大二的學生家長,寄送成績單。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的老師介紹,學校每個學期會發送成績查詢的短信給家長。
深圳大學也曾給部分專業的學生家長寄了學生成績單,快遞含有所有學期的成績單、績點換算說明、《致家長一封信》以及輔導員、班主任聯系方式。高校是否應該給大學生家長寄成績單?對這個問題到底該如何看待?
光明日報:
寄成績單打到大學生的“七寸”了嗎?
大學給學生家長寄成績單,更多是出于部分大學生缺乏獨立性、責任心的無奈之舉。要讓學生做到對自己負責,必須從基礎教育開始就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責任心。同時,大學教育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管理的能力。
眾所周知,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幾乎所有學校都要求家長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有不少學校布置家長批改孩子作業。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早已習慣了一直被教師和家長規劃與管理,沒能培養起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的學生錯誤地認為,讀書是為父母讀,一些父母也將孩子考上大學視為“脫離苦?!薄H绱藥淼慕Y果就是,倘若家長不繼續盯著他們的學業成績,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后就進入放縱狀態。一些學生對學校給家長寄成績單感到“害怕”,就是放縱慣了,擔心家長發現自己的成績之差。
既然學生感到害怕,學校也多會認為此舉打到了大學生的“七寸”。然而,需要認識到,這仍然沒有擺脫基礎教育的管教模式。近年來,針對大學生出現的學業問題,有的大學采取高中管理模式——統一上早晚自習、統一作息。但按照這種管理模式,大學生走出校園怎么辦?他們總有一天要走向社會、獨立生活。
對于大學生缺乏獨立性和責任心的問題,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必須反思。對于基礎教育來說,不能再圍繞升學而辦學,只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忽視對學生成長十分重要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規劃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少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后不再有學習興趣,不知讀書的意義是什么,失去進一步奮斗的目標和動力;面對大學實行學分制教學而出現的大量自由時間,以及大學輔導員老師不再像高中那樣事無巨細地管教,很多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學學習生活。值得欣喜的是,有關教育部門已經認識到,家長參與學生作業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叫停學校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
針對大學生的這種狀況,大學應該首先重視對學生的適應教育,引導所有大學新生學會規劃大學生活。在發達國家,大學新生入校后,高校都會有較長時間的適應教育,并且會安排經驗豐富的教授擔任學生導師,每兩周和學生一起交流討論,以此讓大學生找到目標,同時達到排解學生困惑的目的。其次,應充分發揮學生會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增強學生對大學的認同感和主人翁意識。最后,大學還應重視對學生的過程教育和過程管理,通過老師創新課堂教學,提高平時考核要求,讓學生不敢有所懈怠。
綜合橙柿互動、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