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 記者 屠晨昕
據央視新聞援引多家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國防軍在包括汗尤尼斯在內的加沙地帶南部連續進行4個月的戰斗之后,于7日撤出了大部分的地面部隊。加沙地帶目前僅留一個旅,來防止加沙民眾返回加沙北部。
據@CCTV國際時訊報道,這一消息得到了以色列軍方一名發言人的證實,撤退時間為當地時間4月6日晚至7日。還有以媒報道稱,以軍部隊“是按既定計劃撤離的”,這次撤離“在以軍的拉法行動準備工作框架內”。
3月31日,以色列軍隊在加沙地帶作戰。圖源:視覺中國
這一突然的撤退行動,被外界廣泛認為是為了應對伊朗對于1日以軍襲擊其駐敘利亞使領館的報復。同時被提及的,還有以色列因為曠日持久的軍事行動而嚴重拖累的經濟。
持續半年的新一輪巴以沖突不僅使加沙地帶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同時也嚴重沖擊了以色列經濟,導致該國投資環境急劇惡化,政府支出暴增。
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四季度以色列經濟同比萎縮了20.7%,個人消費同比下降27.3%,商品和服務進口同比下降42.4%,固定資產投資暴跌68.4%,而政府支出則暴增83.7%。沖突持續正在給以色列財政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以色列政府正在為軍事行動不斷舉債,迅速增加的國防開支已經對以色列經濟構成風險。
4月3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講話稱,以色列在敘利亞“孤注一擲的做法”將會受到懲罰。圖源:視覺中國
以軍從1月起就逐步從加沙撤退,最近突然加速
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李興剛告訴潮新聞記者,這次以軍是將其由三個旅組成的第98師撤出了加沙地帶,該師此前已占領汗尤尼斯地區4個月,僅留下隸屬于以色列南方司令部的國防軍步兵“納哈爾旅”。
這個旅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所謂的“內扎里姆走廊”,防止加沙南部地區的加沙民眾逃往加沙北部?!皟仍锬纷呃取庇梢陨袉畏矫鎰澏?,橫穿加沙地帶,以色列計劃用這個“走廊”將整個加沙北部與其他地區隔離開來。
“事實上,從今年1月起,以色列已經在逐步削減在加沙的軍事力量,移防至諸如以色列北部等其它可能的沖突方向。”李興剛表示,撤軍行動原本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現在突然加速,與這幾天地區局勢的惡化有關。這次的大規模撤軍,主要還是因應來自伊朗的可能的報復性行動。
4月5日,德黑蘭,人們參加伊朗駐敘使館遭襲事件中喪生的7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的葬禮。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伊朗連番“放狠話”卻不動手,以色列緊張到連GPS信號都封了
4月1日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的領事建筑,導致13人身亡,特別是炸死了兩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指揮官。
此舉點燃了伊朗方面的怒火,伊朗誓言要對以色列采取報復性行動,這些天不停地向以色列發出了各種強硬的信號,一副“山雨欲來”的態勢。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聲明,稱將“懲罰”以色列,“讓他們對這一罪行和其他行徑后悔”。伊朗總統萊希說,以方這次襲擊“明顯違反國際法”,伊朗“決不會不作回應”。
伊朗武裝部隊參謀長巴蓋里6日表示,“德黑蘭將決定如何以及何時實施報復行動”。
伊朗雖然發誓要報復,卻一直引而不發,這讓以色列人的神經高度緊張。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5日報道,因為擔心伊朗報復,以色列的28個使領館臨時關閉。
據報道,襲擊發生后,以駐外大使館便處于高度戒備狀態,部分外交官還被告知,為以防萬一,暫不要出席公共活動。
據悉,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報復式襲擊”,以軍已經處于“高度戒備狀態”,并叫停了全體作戰部隊休假,還召回了部分防空系統部隊的預備役成員,甚至封鎖了GPS信號,就是為了讓伊朗的導彈無法在以色列境內獲得GPS衛星制導。
7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在與以國防軍高級將領進行評估會議后表示,針對伊朗可能采取的任何行動,以色列的防御系統已經做好準備。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警告,伊朗如果襲擊以色列,將迎來“地獄般的下場”。
2023年11月15日,以色列平民參與軍事防御演習。圖源:視覺中國
在伊朗可能的報復行動之后,巴以沖突有望逐漸降級
在知名軍事專家宋忠平看來,以色列從加沙南部大規模撤軍后,很有可能會把這部分兵力調到其他戰線?!盀榱藞髲鸵陨械囊u擊,伊朗一直在威脅對以色列采取軍事行動。以色列國防軍的這次撤軍動作或許說明,以色列高層預計伊朗及其代理人的軍事行動將是大規模的,包括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以及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什葉派民兵進行協同攻擊,因此以色列有必要加強其它方向的地面防御?!?/p>
“另一方面,以色列很可能也已經認識到,加沙地帶的哈馬斯是無法徹底鏟滅的,此次撤軍也有可能是一種‘順坡下驢’之舉?!彼沃移秸f。
而李興剛也認為,盡管驅逐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是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但當下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企圖,因為這么做會導致以色列及其背后的美國面臨難以承受的國際輿論壓力和道德譴責。
“加之以色列面臨伊朗可能的報復,將軍事力量移防至以色列境內,一方面降低被直接報復性打擊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因應更危險的挑戰。”李興剛分析道。
在以軍大規模撤軍以后,本輪巴以沖突的走向將如何演變?
“伊朗可能的報復力度和方式、以色列國內政治情勢的發展,均會影響巴以沖突接下來的走向。”一方面,以色列國內對人質安全越來越高漲的擔憂,會推動以政府尋求非沖突方式的解決路徑;另一方面,對拉法的地面進攻事實上已經不大可能真的發生了。
因此,李興剛提出了他的判斷:“巴以沖突在伊朗可能的報復行動之后,逐漸降級是一個相對高概率的可能走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