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秋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是會議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會議用“回升向好”評價今年經濟。對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
“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既是對2024年經濟工作的明確定調,也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把握好“穩”與“進” 、“立”與“破”的辯證統一關系,才能確保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以致遠。
穩中求進,“穩”是主基調,是大局。不穩無法進,不進難以穩,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穩中求進,強調在保持大局穩定的前提和基礎上謀進。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穩”的基礎不斷鞏固,“進”的動能加快聚集。堅持把穩中求進這個方法論運用好,貫徹到高質量發展各個方面,既穩定大局、穩扎穩打,又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努力在“穩”與“進”的良性互動中,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躍升。
以進促穩,“進”是方向,是目標。推動經濟發展,爬坡過坎、闖關奪隘,沒有“進”很難有“穩”?!斑M”不僅是“穩”的保證,也是“穩”的持久動力,只有不斷推進經濟前行,“穩”才能夠得以牢固和加強。堅持把以進促穩這個方法論運用好,堅定不移推進創新發展,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主動為“進”培育力量、把握方向、開辟道路,在關鍵領域有所突破,就能實現更加堅實、更有活力的“穩”。持續增強“進”的動能,不斷激發和釋放發展動力,中國就能以自身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不斷為世界經濟貢獻正能量。
先立后破,以“立”為先,固本開新。根據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立”與“破”是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立是肯定,破是否定,事物發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也就是由立到破再到立的過程。立得好才破得開,沒有立,就不可能真正、徹底地破。先立后破,強調立在破之前、破舊先立新,防止立而未破,所反映的基本原則就是守正創新、固本開新、積極穩妥。調整政策和推進改革創新,只有堅持立字當頭、先立后破,以時勢的變化為轉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以效果作為檢驗政策科學性、合理性的標準,提質增效、提檔升級、提速進位,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形勢越復雜、任務越艱巨、挑戰越嚴峻,越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堅持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立足于“穩”、著眼于“進”、側重于“立”,中國經濟就能既穩得住,又進得好、行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