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地陸續展開2023年公務員省考招錄,多地將部分崗位的年齡要求放寬至40周歲,引發人們對能否打破“35歲職場門檻”話題的關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2023年河南公務員省考公告中發現,除對年齡有特殊要求的職位外,2023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人員)的招錄年齡要求放寬至40周歲以下(1982年1月以后出生),而過去年齡限制通常為35周歲以下。貴州、天津、湖北、江西、廣西、四川、云南、重慶、內蒙古等地在個別基層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條件上也放寬了年齡限制。
“一些地區把年齡限制放寬到40歲,實際上這對各行業的招聘起到風向標作用和方向性指引,為更多年輕人就業從年齡上提供機會和可能?!敝泄逃兾餮芯吭涸洪L王健說。
1994年6月發布的《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中明確:報考國家公務員“年齡為35歲以下”。2019年中組部修訂的《公務員錄用規定》中,報考公務員條件要求:“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辈簧偈聵I單位、國企乃至民營企業同樣將不超過35歲作為錄用標準。《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顯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5歲以下從業人員占65%,細分行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占70%。
35歲本該是職業發展黃金期,卻成為某些行業的年齡門檻。2022年全國總工會開展了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4.02億左右職工的平均年齡為38.3歲。這些本該發揮職場主力作用的年齡群體,卻一定程度上面臨著求職難、流動難、晉升難、再就業難等現實問題。
近年來,“35歲職場門檻”持續引發熱議,職場上的“年齡焦慮”一度成為輿論焦點。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辦公廳主任呂國泉提交了《打破35歲職場門檻,建設中高齡勞動者友好社會》的提案,建議探索放開公務員考試35周歲限制;探索建立錄用中高齡勞動者激勵機制,對聘任一定比例中高齡勞動者的用人單位給予一定補貼;鼓勵中年人才返鄉建設,支持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出臺“倦鳥歸巢”人才回流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