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深圳街頭,出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背著雙肩包、拉著小推車或行李箱、提著鮑師傅的包裝袋……這幾乎已經成為香港人北上深圳掃貨的標配。
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圣誕和元旦期間,香港出入境人次多日突破百萬,不少香港居民選擇北上過節。10年港漂林晨告訴時代財經,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感覺來深圳的香港人變多了,“燒烤、奶茶、糕點等網紅店都能碰到不少港人,奈爾寶等兒童樂園也能碰到香港家庭?!?/p>
甚至偶遇香港明星也變得稀疏平常了。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戶發帖表示在福田、羅湖區的超市、商場遇到陳豪、陳展鵬等藝人購物。
在香港定居超過6年的楊君告訴時代財經,大概從去年9月開始,自己身邊的香港本地朋友開始討論去內地玩,不過那時大家對北上的流程和電子支付還不是很了解。11月海關取消出入境“黑碼”申報后,她有一些朋友陸續北上,“現在大家見面,討論的話題已經變成打卡了深圳哪些地方?!?/p>
楊君表示,自己一般2-3周來一次深圳,流程很標準,做spa、吃飯、逛盒馬,有時候會看一下電影。她透露,內地吃飯比香港價格劃算,spa種類也更加豐富,“有一些商家還支持港幣支付,不過現在很多港人也會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
去深圳打卡成了潮流
剛剛過去的元旦期間,為觀賞香港維多利亞港的跨年煙花秀,大量內地游客赴港游玩。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2023年12月31日超過百萬人次經各個口岸出入境,其中入境香港次超57萬,包含內地訪客19.6萬人。
不過,這期間也有不少香港人選擇北上出游。同日,香港出境人數達45.7萬,其中香港居民出境超29萬人。
事實上,自去年2月6日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后,很多香港人趁著周末來到內地游玩、購物。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符合條件的車主在香港預約通關獲準后,即可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駛入廣東省,這也讓香港居民來內地旅游、購物、經商等變得更加便利。
據香港入境處統計,2023年7月有超過468萬人次香港居民北上,估算消費金額可達到40億港元。而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港版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二季度港人到內地消費金額和筆數較第一季度上升超3倍,出行、消費數據在半年內呈現階梯式上漲。
11月1日,香港取消出入境健康申報手續,隨著通關越來越便利,更是進一步掀起了香港人北上消費熱。2023年圣誕期間,港人北上達到一個小高峰。12月22日周五下班后,就有不少港人赴深圳過節。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當日入境人次約30萬人,出境人次約43.97萬人,其中34.48萬人次為香港居民。
12月23日-25日期間,香港出入境人次連續3日超過百萬,其中大多數為北上的香港居民,這3日內,內地訪客入境香港人次分別為約16萬、12萬與7萬,香港居民出境人次為約50萬、45萬與36萬。
圖源:時代財經制圖
香港居民北上過節讓本土的消費場所稍顯冷清。日前,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在節目中表示,平安夜的餐飲業生意下降非常明顯,過去的酒店餐廳在平安夜提前兩到三周,基本就被預訂一空,今年隨時可以入內消費,主要原因是更多的人前往內地或海外過節。
香港本地人田琦就在圣誕期間北上深圳。他對時代財經表示,12月24日在港過完平安夜后還有2天假期,就前往了深圳,“深圳性價比高,算上匯率差物價仍然低于香港,住同星級酒店,價格也更劃算?!?/p>
2023年,田琦也明顯感受到北上的香港人更多了,“我自己去深圳也看到很多香港人,周一回去上班時,很多同事會討論上周末去深圳、珠海等城市做了什么,這其中有些人以前甚至沒有去過內地,這些變化都在不知不覺間發生。”
自去年年初香港與內地通關后,田琦平均一個月都會和家人來內地觀光一次,他透露,自己會去盒馬、永輝超市購物,也會帶一些飲品、糕點等回港。
到網紅店去掃貨
事實上,早在年初香港和內地通關后,就有不少因工作往返深圳和香港的年輕人做起了反向代購生意。據他們透露,鮑師傅、瀘溪河、阿嬤手作、木屋燒烤等都是熱銷品類。而隨著港人北上熱興起,香港人開始自己去這些網紅店消費。
網紅品牌們早已窺見商機。2018年12月,喜茶開出香港首店,早上10點開業前就引來數百人排隊,幾乎擠滿整層商場;次年,奈雪在香港落子;2023年6月,太二酸菜魚在香港開出首店;2023年12月,蜜雪冰城首店開業。
雖然不少網紅店進軍香港,但由于房租水電、人工等成本,其在香港的售價普遍高于內地。在香港,一份1-2人份太二酸菜魚售價約258港幣(折合人民幣約235元),內地為128元,雞翅、雞爪等小吃普遍上浮20-30元左右;以平價著稱的蜜雪冰城在香港的售價也在15港幣左右(折合人民幣13.7元)。
在林晨看來,便宜的價格和豐富的品類是內地吸引港人消費的優勢之一,尤其是茶飲、火鍋等價格差別比較大的品類。“內地奈雪價格是香港的2/3,還有很多奶茶和咖啡品牌香港買不到,海底撈在香港人均上浮約200元,瀘溪河等桃酥類面點在香港供應很少,幾乎買不到。”
此外,山姆、盒馬等超市中也多了很多港人的身影。一位深圳山姆會員店的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福田、龍華山姆一直有香港人前來購物,去年新開的前海山姆,自7、8月以來,也有感受到來店里消費的香港人增多,“他們基本都拖著行李箱、背著大背包?!?/p>
香港人寧橙對時代財經表示,上個月他們一家三口第一次一起北上深圳,就是為了去山姆購物,她還事先準備了2個行李箱,“我們第一站去了福田區卓越中心吃網紅湘菜餐廳,然后去山姆辦了會籍,掃貨青檸汁、拌面、花膠飲品等網紅商品?!?/p>
看見港人消費潛力的企業們,也在為其提供更多便利。去年10月,有巴士公司在前海山姆店增設香港直通巴士,共5條線路,可達港島、新界、西九龍等地。山姆前海店一位員工告訴時代財經,該巴士每天的趟數根據乘客線上訂票的票數來決定,但一般都是3-5趟。
去年12月24日,順豐推出“深港半日達”服務,主要針對山姆門店。據悉,香港居民可以通過山姆APP線上下單,由順豐送往香港,最快半日送貨上門。
1月12日,華南首家Costco會員店將落地深圳,目前已經開放辦理會員卡。時代財經注意到,社交平臺已經有不少IP為香港的用戶表現出購物意愿,開業后或許會成為港人的又一打卡點。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本文源自: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