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利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是總書記為民情懷的又一次升華。
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再次詮釋
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建立起來的政黨,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實現無產階級及全人類的徹底解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馬克思主義人類解放學說的中國表達。中國共產黨因人民而生、為人民而興。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赝麃頃r路,正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才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才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征程。人民至上,就是站在兩個百年的交匯點上,在迎接第一個百年即將到來之際,向全黨發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強音。
人民至上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再次深化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執政為民情懷的彰顯。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發端于七年的知青歲月,篤定了“為群眾做實事”的人生目標;生成于長期理政經歷,闡述了“人心的向背,不但決定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命運,也決定著黨的命運”的深刻道理;成熟于七年治國實踐,提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要求。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發展為了人民,“讓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要依靠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就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就是我們的工作要由人民來評判,“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延展和升華。
人民至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再次彰顯
在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第一時間強調“生命重于泰山”“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黨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慮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上至108歲的老人,下至出生僅30小時的嬰兒,我們全力以赴投入救治,在全國范圍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蓖瑫r,在這次疫情防控斗爭中,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筑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廣大人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自覺配合疫情防控斗爭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礎性力量。這種高效的動員力、組織力和執行力使中國特色治理體系得以轉化為治理效能,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在這場大考面前,我們黨秉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帶領人民交上了出色的“中國答卷”,充分展示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再一次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人民至上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的再次囑托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決定力量,決定了我們必須植根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叭嗣袷俏覀凕h執政的最大底氣?!绷暯娇倳浽诨仡櫩挂叨窢帟r指出:“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在部署當下的工作時指出:“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緊緊依靠人民?!笔紫?,要把人民至上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時刻,疫情突襲,給我們本就艱巨的任務上又出了一道“加試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我們做出的回答,“六?!笔恰傲€”的著力點,“六?!笔潜仨毷刈〉牡拙€。而“六穩”“六?!钡闹攸c就在保就業、就在保民生;其次,要把人民至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第三,要把人民至上作為衡量黨員干部黨性的標尺。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人民至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