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近幾年很活躍。
在表演之內,她是 " 我是演員,不是明星,我會演到八十歲 " 的藝術家;
在表演之外,近幾年的郝蕾,在公眾面前說話百無禁忌,以犀利、敢說的演技點評著稱。
她曾經批判,現在備受追捧的所謂 " 炸裂式演技 " 其實很可笑,直言這樣的 " 情緒爆發式表演 ",不過是一個戲劇學院大二學生的水平。
圖源:橘子娛樂
在《十三邀》里,她談演員的文化素養," 你讀不懂書的人怎么能讀懂劇本,還不要說你去呈現了,你體會,讀都讀不懂 "。
最近,郝蕾在《無限超越班 2》里擔任評委,她對曾經放棄演藝行業,做起直播賣貨的朱梓驍當面說:" 我一直不主張演員去直播帶貨,不能哪有錢往哪去。"
圖源:《無限超越班 2》,下同
而關于自己頻上演技類綜藝的爭議,她回應道:" 如果我不是這么有能力的演員,他們為什么要邀請我?我憑什么有臉坐在導師的位置上呢?"
本期《明星談心社》對話郝蕾,談談在 " 犀利點評 " 的熱搜背后,她對一個好演員的標準,對這個時代的好作品的看法,以及她對未來的自己,會有怎樣的期待。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一直強調,我不是說所有的演員都不能去帶貨。
如果說,這位演員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和危機,他無法憑借演員這個身份生存下去,那你說他可不可以去帶貨呢?他去賣個早點,送個外賣,送個快遞都可以的呀!
我們說話都是要講語境的,有時候剪輯會把前因后果給剪輯掉,所以大家都認為我很偏頗,認為我的態度是所有的演員都不該去帶貨。
我所說的不能去帶貨,是說演員不能哪有錢往哪去。明明還有工作,但是一看,做演員好累啊,好幾個月我也賺不到直播帶貨幾天的錢,就去直播帶貨了,我說的是這種狀況。
我也沒有對《無限超越班》里學員的表演做過預期,道理很簡單,如果他們的演技很好了,就不需要來參加訓練班了。
好演員的標準是什么,什么是好演員,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講清楚的。
一個普通觀眾所能夠感受到的好演員是什么樣子的?那一定是他的表演能打動你,演員本身就是一個真誠的、真摯的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大家都說沒有好的影視作品可看,那原因可太多了:唯流量論、粗制濫造、表演不專業 …… 這些本應該負起責任的環節,可能都沒有做好。
最重要的是,作為專業從業人員,我們還知道好的東西是什么嗎?
演員是有責任去引領觀眾的,他們要知道好的表演是怎樣的,如果觀眾都比我們更清楚的話,那我們還做什么呢?如果作為演員都不負責任,那就沒辦法了,觀眾肯定不買單。
《少年天子》中的郝蕾
演員與觀眾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在作品中交流,做出好的作品呈現給觀眾,觀眾直接看作品就好了。
很多觀眾不是專業學表演的,我演了個什么角色,沒準 ta 就覺得我就是那樣一個人,其實不是的。
所以,一個演員沒必要每一天都和觀眾產生特別近的距離,因為演員演的是別人,觀眾看到的也都是演員所塑造的角色。
如果我們要跟觀眾近距離交流,那么我拿什么身份和觀眾交流?拿角色的身份,還是拿我自己的?這就很尷尬了。
我曾經說過,在我的表演教學中,最困難的一個問題就是,演員的天性不夠解放。
在我那個年代,人比較單純,不怎么需要解放天性。因為你看見的他,基本上就是他,基本上是表里如一的。無論他是一個非?;顫姷娜?,還是非常內向的人,都很直接,不會隱藏些什么。
但現在的孩子不一樣,好多孩子跟我說他打游戲,不是因為他有多愛玩游戲,而是因為他可以通過游戲接觸到朋友,交到朋友。
他們幾乎沒有人與人真實交流的機會,沒有一個人跟人直接眼睛對著眼睛切身交流的機會,這樣的話怎么去解放天性呢?現在大家來上我的課,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決認識對方、認識自己這一課。以前,這個功課實際上不用花太多時間,但現在這一課就是要上很久。
因為太難了,每個人都深深地把自己包裹起來,不知道怎么和人接觸,就連正常的接觸、正常的交流都有一點困難,那怎么學表演呢?
我從來沒有被觀眾拋下的焦慮。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演戲,經歷過的觀眾一波又一波,我覺得不用去思考這些,做好自己就好了。
《十七歲不哭》中,19 歲的郝蕾
導演呂克 · 貝松說,先不要打擾年輕人吃快餐。他說 5 歲的孩子不想吃魚子醬、松露還是三文魚,他可能只想點一份薯條,但 5 歲的孩子長大后,他的口味會改變,自然就會想吃其他的食物,這時候就會體味到真正的藝術之美。
我覺得他說的這段話很有道理,觀眾不是只有一個年齡段,不是只有 5 歲,只有 80 后,90 后,00 后 …… 不同的觀眾看不同的戲。
《熟年》中,43 歲的郝蕾
只要活著,時代都在往前走,就按你自己的時間線去體悟就好了。你可以讓時代經過你,也可以跟著時代往前走。
一個對表演有著高要求的演員,對這個時代失望是正常的,但是你別對自己失望,因為你真的改變不了別人。
在節目里,郝蕾回應年輕演員的困惑
韓國只有一個奉俊昊,只有一個李滄東,也并不是滿大街都是,中國人口基數這么大,一定會有第二個奉俊昊或李滄東。
我現在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想要能盡所能地幫助到年輕人,希望能盡快地讓這樣的好導演或者這樣的好演員出現。
但是至于 ta 什么時候出現,我說了不算,我也沒有在等待什么。
未來的我將會是什么樣子?我沒有什么期待,因為我不知道。
我知道自己現在是什么感覺,真實而深入去體會就行了。
25 歲時,我遇上了《戀愛的犀?!防锏拿髅?,至今 21 年過去了,也許這個角色或者這個戲的意義對觀眾來說比較大。
但對我來講,真的沒有那么大的意義,它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
甚至我有時候刷到《戀愛的犀?!分械囊恍┢危視谙?,這姑娘是誰?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2003 版《戀愛的犀?!吩拕≈?,郝蕾飾演明明
近些年沒有出演新的電影,也是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契機。無論跟婁燁、跟哪個導演都是一樣的。
如果有合適的戲,我自然會去拍,沒有合適也不強求嘛。
婁燁鏡頭下的郝蕾,圖源《浮城謎事》
同樣的,這幾年沒有演古裝劇,也不是因為我不接,就是沒遇上合適的。
每一個時代不一樣,現在的古裝戲不都是那種仙俠、古偶劇嘛,對吧?那估計也不會來找我,我沒法演古偶劇。
圖源:《煙花三月》
這幾年女性題材的作品大熱,我有感受,不少作品講的都很淺。
但如果問我是否有沖動去主導一部女性題材的作品,我想說:這不需要沖動,而是需要積累。
不是說別人沒能表達出來的,我一定要表達,我不是一個這樣的人。
如果有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一切都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