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8日訊 “失聯之事困擾我多年,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整理書信,寫好回憶資料,備好老照片,再一個就是等待時機,我祈盼在我有生之年聯系上澳洲這一條線,能與堂弟堂妹們見面,介紹我與堂叔的淵源,續上前緣。”
寫下這段話時,家住泉州市區花巷新路埕的李泰山已八十高齡。而他沒想到的是,縈繞心頭多年的尋親之愿,會在2016年春節前達成。今年1月,通過全球華人華僑春節大聯歡導演組的“明星送快遞”牽線,一封從澳大利亞悉尼寄來的家書,讓他與失聯30年的堂叔一家再續血緣親情,并牽出了一段跨越了兩個30年的親情故事。
老人至今仍保存著當年與堂叔的合照
兩次失聯 跨越了兩個30年
李泰山1933年出生于越南胡志明市堤岸。在堤岸時,他經常到堂叔李孝勇經營的店鋪里走動,彼此感情很好。1949年,他隨父親回到老家晉江池店。沒想到這一別,竟是將近30年。
上世紀70年代,李孝勇舉家回到國內。李泰山參加歸僑接待時,意外見到了失聯近30年的堂叔李孝勇?!爱敃r,在集美火車站,我在人群中一眼就認出了堂叔?!被貞浧鹣嘁姇r的場景,李老仍歷歷在目。
“勇叔!”李泰山興奮地喊著,李孝勇先是愣了一下,李泰山“自報家門”,堂叔才認出他來?;氐饺莸?個多月里,叔侄倆經常促膝長談,聊在越南時的往事,還拍了很多合照?!澳憧?,這是在金魚巷我家里拍的!這是在華僑大廈拍的……”每張照片下面,還細心標注了拍攝時間。
后來,堂叔去了香港,叔侄倆便通過書信溝通往來。那段時間,堂叔一共給李泰山寫了36封家書。這些家書,連同信封,李老至今都悉心收藏著,還覆上了防腐蝕的薄膜,并將其整理成《華僑家書的故事》。
“當時不認識英文,耽誤了!”回想起第二次失聯,李老充滿遺憾。1986年,堂叔一家移居到澳大利亞。同年2月,李老收到堂叔寄來的信?!靶欧馍蠜]有地址,只寫了‘李緘’等字樣。”李老說,因為忽略了信封左上角英文郵戳上的地址,他和堂叔之間的溝通紐帶再次斷了。
此次失聯,又是將近半個甲子。帶著對海外親人的思念,李老把和堂叔的故事寫成《緣分的記憶》一文,并在結尾處許下美好的夙愿:“我祈盼在我有生之年聯系上澳洲這一條線,能與堂弟堂妹們見面,介紹我與堂叔的淵源,續上前緣?!?/p>
遲到的家書 讓他淚流滿面
去年12月,全球華人華僑春節大聯歡導演組通過福建僑辦等單位,輾轉找到了李老,并照著第37封家書郵戳上的地址,前往澳大利亞悉尼,最終聯系上了李孝勇一家。李老的心愿,也因此得以實現。李老托節目組帶去他手寫的家書,還有肉粽、魚丸等泉州美食,想讓堂叔一家嘗嘗家鄉的味道。
“沒想到堂叔走的時候,把我們倆當時在金魚巷的合照也帶上了!”看到節目組帶回來的信件和照片,李老淚流滿面。家書是堂叔的子女寫的,他們還托節目組送來了澳洲的特產和新年紅包。
得知96歲的堂叔還在世,李老十分欣慰,“不過他身體不太好,現在在療養院由專人照料著?!崩罾险f,堂叔經歷了兩次中風,身體已大不如前,記憶也隨時間消失,這讓他們夫妻倆有些擔憂。
“泰山堂哥,你的一段錄音我們都非常感動,轉眼又是幾十年,希望我們能在不久的將來登門到福建探訪您及家人。”堂弟堂妹在來信中附了詳細地址和大合照。捧著信件,李老的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跨越三十年,李老如愿與大洋彼岸的親人取得聯系。這個承載著海內外華人華僑美好夙愿的故事,將在大年初一,通過湖南衛視與觀眾們分享。(海都記者 劉淑清 黃謹 文/圖)
上一篇:中國科幻小說在德國
下一篇:150歲的它,今春開出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