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
——訪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美國所所長王鴻剛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骙
“當前中美兩國和世界都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中國提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而美國拜登政府面對國內抗疫和經濟復蘇的重任,也急切地希望開創新的發展局面。必須首先搞好各自的國內發展,這是兩國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雙邊關系行穩致遠的深層次動因。更為關鍵的是,兩國如何在各自演進的基礎上實現共同演進,同時推動全球治理積極發展,這更將對世界未來發揮關鍵作用?!痹诮邮苡浾卟稍L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美國所所長王鴻剛這樣表述中美關系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過去幾年,特朗普政府發起了全面的對華遏壓戰略,一系列極端做法給中美關系帶來重大波折。對此,王鴻剛指出,過去幾年美國的這些做法根本沒有收到其預想的效果,各領域的脫鉤舉措不僅沒有成功,而且不得人心,兩國的各方面聯系和紐帶表現出極大的韌性;中美之間潛在沖突的巨大風險,更迫使美方不得不有所收斂和克制。這既證明了這些極端對華政策是完全失敗的,更證明了兩國關系越過坎坷向前走,向健康穩定方向發展有著極大的必然性。
“實際上,通過觀察中美從關系正?;秸浇ń?,再到現階段的兩國關系狀況,不難發現,中美關系的恢復與發展始終有三大重要的必然性因素?!蓖貘檮傉f,第一個因素是全球的戰略平衡問題。具體而言,就是通過重塑中美蘇大三角,來維護全球戰略穩定,這也是當年尼克松訪華的重要動機。中美關系正?;亟巳驊鹇云胶?,這既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也維護了世界和平穩定。此后中美關系的發展,也始終與全球戰略平衡息息相關。
第二個因素是兩國的內部發展需求。尼克松訪華時,美國正飽受越南戰爭煎熬,國內矛盾激化,經濟出現“滯脹”,急需開拓新的發展空間。而此時的中國也面臨著眾所周知的國內發展難題??梢哉f,即便當時兩國都未曾明言,甚至未曾意識到,但兩國巨大的合作需求和合作空間是客觀存在的。冷戰結束后,中美蘇大三角不存在了,中美關系依然持續深入發展,因為中美不僅在維護全球戰略平衡上有共同利益,更在雙邊經濟關系上有著巨大的互補性和共贏性。直至今日,即使在多重沖擊的背景下,2020年中美兩國貿易規模仍然達到近4.1萬億元,增長8.8%。
第三個因素是兩國的共同戰略智慧。關系正常化以來的絕大部分時間里,無論挑戰多么嚴峻,中美雙方的決策者和戰略界總是能夠基于形勢需要,抓大放小、求同存異、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正是這種戰略思維能力,確保過去幾十年里中美關系始終能踏平坎坷,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無論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兩國的試探性接觸,還是在建交談判過程中對敏感問題的處理,以及在21世紀初的中國入世、“9·11”后合力反恐以及攜手應對金融危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這種戰略智慧都有著十分突出的體現。
“正是基于對中美關系的性質和重要性的精準判斷,中國共產黨高超地處理和管控了中美關系中的分歧、差異,推動中美兩國關系破冰并最終正式建交,開辟出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傳統、不同發展階段的兩個世界大國的長期相處之道?!蓖貘檮傉f,“中美關系不同于其他國家關系??偟膩碚f,中美是一東一西(截然不同的文化源流)、一南一北(分屬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前一后(國家現代化的不同階段)、一老一新(國家歷史的長短差異)的兩個國家,兩國關系不僅具有極強的特殊性,還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如果能管理好中美關系,那么21世紀的世界和平、發展和時代進步就有了堅實的依托。兩國關系能否發展好,直接關系到世界和平能不能維持、發展有沒有動力、進步會不會持續?!?/p>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的邏輯出發,中美關系好,不僅對兩國和兩國人民有利,對世界也有利。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王鴻剛表示,我們如今正處于歷史的重要十字路口。無論是從中國而言還是從美國而言,我們這一代人都承載著特殊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必須本著為后人負責、為世界負責的態度,把中美關系搞好,開創出更加健康穩定的中美共處之道。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19日06版)